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

    迁都的想法刘承祐从未与旁人言讲过因为就眼下而言既不迫切也无必要吃饱了撑的才会于现在去落实迁都的念头。

    以时下的情况来看开封是最适合大汉的都邑不只是经济财税方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对中原与河北的统治。大汉虽起于河东但作为一个北方国度统治核心仍旧在中原以及河北。

    想要稳固这两块地盘唯有东京与邺都能够达到那种辐射四方的效果洛阳都显偏了。至迁邺都那就更没折腾的必要了。

    至于军事上的考量以大汉如今所面对的天下局势在这由乱转治的关键时刻于东京维持着庞大的兵力也有其利处尤其在南征北讨方面。北面契丹暂不虑其能再度打过黄河南边诸势力则更不放在眼中彼辈若真有挺进中原的实力就没如今的北汉什么事了。

    而开封城到如今也还未经受黄河水患的摧残与破坏。刘承祐有迁都之念只是虑将来罢了。在面对开封城需要重建的情况下有点犹豫需要的巨大投入。

    但深思下来发现开封的大规模改建还是有其必要性。一者以开封如今的城市情况确实已经无法满足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二者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至少统一南北前是没有迁都的必要的。

    刘承祐虽有包举宇内之志却也没有在短时间内便削平诸国的绝对信心那将是至少以十年为期的跨度。而刘承祐也不可能容忍着开封日益恶劣的城市环境一直到统一天下哪怕单纯地为了城市的发展需要。

    思来想去这开封啊还得重建

    深呼吸一口气刘承祐脑中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初步考虑南征之后。

    “郎君还在思虑开封之事?”折小娘微仰着头望着站在那儿凝思许久的刘承祐。

    回过神刘承祐随口说道:“月半之日北上封丘行猎届时你随驾!”

    闻此言折小娘立刻来了精神明眸之中闪着兴奋的色彩笑容满颊地应道:“谢郎君!”

    “届时我正可借机看看府州骄女的马上风采!”

    扭头望到侍立在一边的赵匡胤刘承祐忽生念头朝之招招手。

    “官人有何吩咐?”赵匡胤近前规矩询问。

    “嗯”刘承祐张口即止又挥了下手:“无事!”

    刘承祐原本是突生一念以迁都之事问赵匡胤权当闲来考校兼采。不过迅速地湮灭了此心思毕竟这等没个准的大事不好随便出口否则传将开来恐释放出错误的信号乱人心思引起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即便可以令其禁口但想来实在不需为那遽起之念费不必要的口舌。

    对刘承祐的异样表现赵匡胤虽觉疑惑却也谨守着为人臣下的礼节神色平静如常退下。那副恭谨乃至恭顺的态度并未带有刻意的讨好举止之间尽是坦然大抵正史上他便是如此侍候郭荣的吧。

    念头恍动间忽见坊间百姓呼朋引伴朝一个方向聚集而去动静不小引起了刘承祐的注意。

    “去问问怎么回事?”刘承祐吩咐着。

    没有等太久赵匡胤回转禀报:“是侯府尹于开封府坐堂审案引得附近百姓闻讯而往。”

    脑中稍微回忆了下方意识到开封府衙还就在附近不远。刘承祐不免好奇:“什么样的案子能引起这样的轰动?”

    赵匡胤稍微看了刘承祐一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带情绪:“据说与慕容皇叔有关!”

    “哦?”刘承祐瞬时来了兴趣眼睛闭合几下略作思忖:“去看看!”

    开封府是开封城内少数气派的衙署了常人仅站在衙门前便能感受到极大的威慑力。

    正值午后衙门大开附近的百姓聚于衙前在衙役守卫的维持下保持着肃穆。

    公堂之上年逾花甲的开封府尹侯益正坐在堂审案。一身紫袍头顶官幞这样一副正正经经的装扮在侯益这老迈的武夫身上竟然瞧不出多少违和之处。

    一般来讲非大案、要案候老府尹是不会亲自升堂的作为一个佛系为官泥鳅一般油滑的老人是很会偷懒的开封府大部分受理的案件都是交由开封府的判官来做的。侯老府尹就任以来平日看起来不管事没办多少事然仔细想来又干了不少实事官做到这个境界对于一个从丘八出身的武夫而言着实是不容易的。

    此次案件虽未涉及人命但关乎权贵皇亲一般的人还真不敢审只能烦劳侯益亲自出马了。

    事情实则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了只需于公堂上过一场也不复杂。就是慕容彦超修建东京府邸之事自去岁冬开始前后募集了近三百的工匠、劳工。

    初期一般是按天给酬问题是在后期出现了克扣、拖欠乃至完工后拒付报酬的情况。一干工匠上门讨要反受欺凌笞打有受伤至残者。

    堂间足有五名身着简陋、皮相粗粝的小民埋头战战兢兢地候着。与之相对而站着的是一名身着绵服的中年短须男子不是慕容彦超乃其府上的管事态度还有些倨傲。

    案件已然审到了一定阶段。

    只见侯益大拍惊堂木老眼一瞪厉声呵斥:“一人是诬告难道还有百人同时诬告的道理?是非对错因果缘由本官早已查问清楚。你这恶奴还敢当堂狡辩吗?”

    不待那管事解释侯益继续道:“与你同恶者早已招供分明是你这恶奴借监工之微末之权克扣雇工钱谷私昧入囊。事发之后面对讨要工匠竟生歹心指使家丁殴打驱逐致使工匠三人重伤致残”

    侯益虽然老头脑却很清晰表述清楚颜色冷厉再加几十年军旅所带煞气骇人得很。

    慕容彦超管事也是从军队里出来的在这当堂之上看起来很有底气的样子气焰虽有所减弱仍旧很张狂还是抬出慕容彦超:“府君可不要被这干贱民给蒙骗了分明是他们贪心不足在下受我家主人教诲岂会短他些许钱粮。府君可要明察无缘无故拘传在下到堂若是断错了案判错了罪只怕”

    “只怕什么!”侯益老脸此时反而变得平和起来。

    见状管事心中得意装模作样地暗示道:“我家主人可是堂堂皇叔!”

    “好个恶奴当堂之上如此骄横是欲拿皇叔来压本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本官正要办你个蔑视公堂之罪!”侯益颜色急转灰白的发须似乎都泛着杀气:“来呀给我打!”

    言罢便从堂案的签筒里拎出了两支红头签抛下先来二十大板。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堂下班差顿时持棍上前不管不顾奋力将之打倒然后便不留力地执刑了。

    凄惨却有大快人心的痛呼响在堂间见施刑过半侯益方才慢悠悠地说道:“你这恶奴还敢提起皇叔你背骗主人欺上瞒下行此恶事闹到本府这边还敢虚言恫吓真是不知死!”

    侯益的审案风格很粗犷简单问对一番摆出所收集的证据后便直接判案。所克扣的雇酬尽数发还对于受伤的工匠各给补偿所出之资除了管事贪墨之资外还得由其主慕容彦超出毕竟御下不严。

    至于犯案的管事及从恶者悉判流放只已是轻判要按照汉初的规矩死罪。也就是没闹出人命否则就得以命偿之了。

    判罚定群情欢悦。

    赵匡胤看完了整个留堂审过程表情平静脸上倒闪着思索的神情脱离人众向在清净处闲坐的刘承祐汇报。

    听其禀刘承祐面露玩味:“听你所述这侯府君审案判案还是有些手段的嘛”

    “元朗。”刘承祐唤了声。

    “官人有何吩咐?”赵匡胤问。

    “你说一个小小的管事真能欺上瞒下到那个程度吗?”

    赵匡胤有些犹豫小心地道:“或许是皇叔禁足于家中不理内外事为其所蒙骗。”

    听其回答刘承祐笑了观这赵匡胤的反应便知动了脑筋的。

    很明显此案背后另有内情侯益与慕容彦超之间或许提前有过交流。不过刘承祐并不是太在意案子处理好了就行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