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铁路通车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铁路通车

    应俊志身为农部尚书其主要的职责自然是负责国内的一系列农桑畜牧林业等此外就是再加上一个移民屯垦了。

    而最近这些年移民屯垦司的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要所以应俊志那是贵为农部尚书了但是依旧经常亲自关注移民屯垦的事务。

    当李轩亲自吩咐下来说是要加大对西南以及东北和西北等边疆省份的移民屯垦时应俊志自然也是忙着脚不沾地为了组织移民事务他甚至都是亲自乘坐火车前往河南、山西等人多地少的省份组织移民。

    说起来也就是最近这两年应俊志这样的高官才能够频繁亲自出京处理事务因为有了便捷的火车和轮船如果是换成了以往的话一去一回好几个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好在现在有了火车和轮船乘坐轮船可以前往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哪怕是只有小江小河的地方也能够乘坐小型的内河客轮前往。

    乘坐火车就更加快速了从金陵城出发到上海一昼夜足以。

    大唐的铁路网建设的非常快因为建设的铁路都是单线铁路同时为了缩短施工期减少成本铁路线也都是选择在平原地区建设至于麻烦比较大的跨江如今的钢铁水泥大桥的技术也算是比较成熟了一些跨度大几百米的大桥自然是比较麻烦一些但如果只是跨度两三百米以内的大桥如今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今大唐的铁路建设的非常宣平二十四年的秋天南北主干线也就是金陵城到天津的京津线的最后一段建成通车。

    由此从金陵城到天津可以一路乘坐火车抵达。

    同时天津到沈阳的东北铁路也已经建成通车天津到幽州再到黑山城的草原铁路也已经建成通车这意味着从金陵城这个帝国首都前往北方的铁路干线基本上已经是全线贯通了。

    从金陵城出发可以乘坐火车一路直抵辽东省的沈阳城或者河封省的黑山城极大的加大了帝国对东北以及草原地区的统治。

    因为铁路的通车不仅仅是调兵运输方便了而且大量的移民也是追随着铁路线前往东北以及河封省。

    早年的黑山城不过是一座纯粹的军事要塞而已但是现在却已经是成为了河封省的省府而且还是拥有了数万移民的城池成为了帝国在草原上的主要经贸城池。

    同时在黑山城附近区域发现了铁等多种矿产吸引了众多的矿产企业在此地投资采矿以矿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也是逐步发展起来了。

    同样的东北铁路也是居于这样的功效东北地区虽然矿产丰富但是在几年前因为东北铁路没有通车矿产难以外运勉强用马车运输到沿海港口的成本非常高但是在东北铁路通车后东北地区的各类矿产可以便捷的通过火车运输到北方甚至中原等各省份极大的刺激了当地的矿业发展。

    在江南地区江南大铁路的最后一段也就是金陵城途经湖州再到杭州的铁路也是建成通车了并正式形成了环太湖铁路网对浙北地区的经济刺激是极大的。

    江西地区的铁路建设也是非常快速粤赣铁路已经是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施工期主要工程都是集中在了山区只不过最后是剩下这一部分区域但是因为都是山地丘陵地理复杂建设困难估计还得修建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的通车了。

    倒是江西连接湖广的铁路线修筑的比较快速因为地形平原修建难度小南昌到武昌的铁路线已经是接近尾声了。

    而帝国铁路网的另外一条最为重要的主干线也就是西北铁路如今也是修到了陕西不过还没有进入甘肃根据大唐铁路总公司的工期预估想要把西北铁路修到甘肃嘉峪关最少还要两年时间。

    说起来这条铁路也是大唐铁路总公司修起来最憋屈的铁路在中原地区的施工还好至少是平原地带周边的人口也多雇佣铁路工人也方便成本不算高而且铁路修筑道了西安后连接了这个陕西的省府同时也是大唐名义上的三大陪都之后货运量和客运量都还不错至少没让大唐铁路总公司亏本。

    但是继续往西修的时候可就困难无比了地形更加复杂施工难度更大不说所用的诸多建材比如说钢铁什么都要从中原腹地调运运输成本大。

    这些困难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越往西当地的人口也就越少以至于让大唐铁路总公司在当地往往都很难雇佣到足够的铁路工人。

    要知道当代的铁路建设依靠的主要还是人力机械设备的运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可是修不了铁路的。

    而当地的劳动力不足就迫使铁路公司从内地雇佣铁路工人这样的人力成本就更大了。

    此外越往西人口越少也就越荒凉继续往西去甘肃的话那地方除了驻军可没几个平民这也就意味着越往西铁路的运营收入也就越少等到了甘肃之后估计也就只剩下军方的运输任务了。

    别说收回建设成本了连平日里维持运营都得亏本。

    这种情况哪怕是在东北铁路和草原铁路都是没有遇到的。

    东北三省以及河封省虽然也是边疆但是东北的辽东和辽西地区最近几年已经是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矿产发展的比较迅速河封省也是如今帝国最大的牛羊等相关货物的出产地货运量还是不小的再加上黑山城的矿业也是逐步发展起来。

    所以这两条铁路暂时虽然不赚钱但是维持日常运营倒也不至于亏本。

    但是西北铁路呢这还没建成呢现有铁路段的运营就已经是开始亏本了!

    这让铁路总公司那边无奈的很。

    因为就算是亏本他们还得咬着牙继续修下去而且还得维持运营因为西北铁路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商业铁路而是一条战备铁路。

    好在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江南大铁路的利润颇为丰厚依靠其他地区的铁路运营利润大唐铁路总公司也能够支撑的下去。

    这也是当时李轩设立大唐铁路总公司并且让这个公司垄断帝国所有铁路建设以及运营的原因之一因为帝国那么大肯定是有些地方的铁路利润丰厚有些地方的铁路不赚钱甚至亏本的。

    如果是放开垄断资本逐利之下估计也就只在中原腹地建设铁路了什么西北铁路啊东北铁路草原铁路之类的都没公司去建设了。

    而这种情况是李轩所不愿意看见的。

    现在的情况李轩就挺满意的甭管赚不赚钱的铁路只要帝国有需要的那么都修。

    依托帝国如今发达的铁路网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已经是极为便利。

    这一点从帝国最近几年的兵力部署变化也就可以看的出来了以往的时候帝国的兵力部署都是部署在传统地区的一些战略重镇了但是最近几年兵力的部署基本都是围绕着铁路线了。

    比如说北方的战略重镇天津北方的铁路枢纽同时也是北方的主要沿海港口如此重要的交通为止让帝国在这里驻扎了重兵至于边上的幽州城现在除了剩下一座前明皇宫外也没剩下啥重要的东西了连驻防的兵力都是没有多少了。

    还有沈阳、锦州、黑山城这些铁路重点或者沿线的城市都是重兵驻防的地区。

    在中原地区驻扎兵力最多的应当属于开封了此地是北方铁路和西北铁路的十字交汇地点同时也是黄河沿岸港口区域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

    此外如今的九江、南昌、武昌、赣州、广州、惠州、杭州等诸多铁路沿线城市都是重兵布防区域。

    在这里地方驻防大量兵力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地方重要而且如果国内爆发了战事这些铁路沿线上的兵力可以依托铁路快速投送到交战区域。

    这一点才是更加重要的。

    发展的铁路网和河运网路也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军事上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帝国陆军用更少的兵力控制更大的区域。

    以往兵力调动速度慢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兵力掌控各地但是现在陆军方面已经是开始逐步缩减部分地区的兵力采用全面监控重点布防机动作战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地部署极为少量的预备师部队这些预备师部队都是维持日常治安数量很少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多少。

    但是主要的野战兵力则是集中起来布防在交通战略要地通常都是铁路沿线、河运海运沿线一旦某地发生动乱那么就直接通过火车、轮船快速调动主力部队前往弹压。

    这样就不用和以往一样在众多地方都分散部署主力部队了。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也是让大唐陆军持续调动兵力出国作战在国内的兵力逐步减少的同时还能够维持在边疆地区以及国内腹地弹压任务的重要原因。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