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

    李轩的想法和陈立夫和谢一卫都是不一样因此当陈立夫兴奋的说着自己的证券改革方案一旦施行会带来什么重大的积极影响会让帝国证券行业变的如何好一旁的谢一卫也是偶尔插口以一个旁观者传统政治家的角度去说改革方案有多么好的时候。

    李轩却是琢磨着这个时候推动陈立夫提出的证券改革方案会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金融稳定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至于里头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之类的李轩却是不怎么关心。

    其实作为一个拥有后世人灵魂的李轩他比大唐帝国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如今大唐帝国里施行的证券政策是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的。

    因为李轩作为后世人很清楚完善的证券行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哪怕是前世的他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只要稍微多关注一些财经新闻偶尔百度一下基本上都能够对现代社会的金融体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今大唐帝国施行的金融政策包括其中的证券政策是李轩参考了后世金融业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大唐帝国的现实而制定出来的。

    先不提金融政策只说证券政策当初把证券行业正规化只是因为金矿危机的突然爆发当时的李轩推出相关的证券政策目的其实并不是让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证券行业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仅仅是作为缓解当时的股票交易混乱的一个临时措施。

    这从如今大唐帝国里的证券公司和后世的证券公司有巨大的差别就可以看的出来。

    后世的证券公司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是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兼并、重组、收购。风险投资、融资等业务。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应当属于高盛了。

    而这个时代的大唐帝国里的证券公司典型代表就是第三证券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证券的交易里发行和承销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此外还会亲自下场参与股票交易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企业兼并和重组以及收购就更不是了。

    简单来说如今大唐王朝里的证券公司更多时候是一个基金公司吸纳投资资金进行股票交易然后赚取收取费和分成利润为主。

    这也是说明了如今大唐帝国里的证券行业发展还是非常的原始的。

    同时由于证券公司只是一个大号的基金公司深度参与股票交易当中来因此也就很容易很频繁出现操控股票市场的情况。

    如今陈立夫提出的证券改革方案就是针对这种乱象进行封堵!

    陈立夫的证券改革方案其实并没有多复杂就是找出现在的证券交易里的诸多漏洞然后堵上这些漏洞。

    同时也是开始引导证券行业健康发展比如说朝着证券发行和承销发展!

    一个证券公司搞什么股票交易天天玩股票啊发行债券和承销债券玩公司上市才是正途啊参与二级市场里的股票交易那是基金公司的事。

    如果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帝国的金融行业也不会把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区分出来了。

    如今的帝国金融法规里基金公司就是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就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就是证券公司但是现在证券公司却是和基金公司基本没啥区别都是成为了股票交易玩家。

    这样可不行!

    而针对陈立夫的这种改革方案李轩一时间也是不好判断利益得失。

    如果单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陈立夫的这个改革方案是符合金融发展进程但是符不符合现在的大唐帝国却是得另外说了。

    很多后世的成功经验并不是都能够一股脑的搬到这个时代的大唐帝国来的因为社会背景完全不一样顶多就是参考一二而已。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不用慢慢一点点的尝试改革直接把后世的政治经济体系复制不就完了。

    但是李轩可以肯定如果他真的一点都不变动直接复制大唐帝国距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等陈立夫带着激动心情做完报告后李轩留下了这份证券改革报告他准备召见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

    虽然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师生们研究的诸多经济理论都是李轩口述记载下来的但是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土著而且对这个时代的经济了解的更加透彻所以也能够更好的针对这个时代提出来一些更好的经济建议。

    这也是李轩为什么知道后世的诸多知识但是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依旧极大的参考他们的意见的原因因为李轩并不是需要这些经济政策好不好而是需要知道适不适合。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皇家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典型整天和研究发明打交道的理工科院校偏偏有着这一个经济系这种文理兼并的学科就是因为李轩需要他们!

    这同样也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如此特殊的原因!

    他们不搞发明创造但是却影响力庞大无比最近几年帝国实行的很多经济政策实际上都是有着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参与其中。

    最为典型的就是货币制度了大唐帝国建立货币体系以及后续的货币战略离不开经济系的战略规划。

    如今大唐施行的金银双本位制度就是经济系那边的研究成果!

    早年大唐王朝并没有确定什么银本位啊之类的没有明确货币本位制度后来才是开始发行银币确定了银本位制度。

    但是后来随着白银大量输入大唐王朝又是陆续抬高黄金的地位最为典型的政策就是海外贸易采取黄金结算制度了。

    随后在国内的大宗贸易里同样也是陆续推行黄金结算制度!

    在这个过程里大唐帝国所采取的金银铜币的浮动汇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汇率浮动而海外贸易以及大宗交易采取黄金结算制度这才使得哪怕最近几年白银大量涌入造成白银快速贬值但是也没有太过影响帝国的金融稳定。

    因此这也就形成了大唐帝国比较独特的金银双本位制度在国内的经济秩序里尤其是日常普通交易里采用的是白银交易具体以银币、银票为主而铜币作为一种辅币也是依附于银币之下的。

    但是在大宗交易和海外贸易的时候虽然依旧采取银票银币但是却是采用黄金计价一批货物价值多少是随着黄金和白银的汇率而进行变动的。

    同时这种大宗交易和海外贸易采用黄金计价也是间接影响到了国内的物价变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帝国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黄金本位制度!

    但是实际交易里因为黄金数量稀少使用的却又是非常的稀少大部分还是用银币以及铜币为主。

    由此也是形成了大唐帝国里比较复杂的金银双本位制度但是按照经济系制定的货币政策目前的双本位制度只是过渡而已等到帝国储备了足够多的黄金后是会慢慢过渡到金本位的。

    金本位才是大唐帝国货币政策的中期目标至于远期目标嘛自然是信用本位!

    啥叫信用本位就是直接以大唐帝国的信用为担保发行货币理论上想要印多少钱都可以只要不把经济秩序崩溃的话。

    而信用本位也是后世现代国家的通行货币政策。

    如今的大唐帝国距离信用本位自然是非常遥远的别说信用本位了就算是金本位也是遥远的很。

    从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施行里经济系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就可以了解到经济系的影响力了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才是圣天子真正的经济智囊团财政部和翰林院里的经济科可不是。

    而现在李轩又是把经济系的人叫了过来询问他们对证券业的看法陈立夫的这份改革方案是否可以施行会造成什么后果。

    作为圣天子的经济智囊团很快就是开始了工作的!

    他们开始调研然后做出了完整的报告递交给李轩。

    李轩看过经济系的报告后对报告里的观点虽然还有所疑惑但还是下了决心!

    他在陈立夫的证券改革方案里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不用多久这份证券改革方案就是被送到相关机构包括法部、财政部、税部、商部等部门然后各部门将会根据改革方案进行自己的工作。

    法部会制定新的证券法律商部会调整证券公司的注册管理税部同样会调整对证券公司以及其他相关联行业的税务工作财政部不用说了其下属的金融司自然是需要忙起来的。

    一份证券改革方案再一次让陈立夫的名字传遍了整个金陵乃至传遍了全天下没办法这份证券改革方案里陈立夫的名字就在这上头写着呢。

    不知道多少人对着这份改革方案咒骂陈立夫了这陈人屠又开始祸害人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