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陈立夫述职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陈立夫述职

    就当陈立夫处心积虑想要报复的时候李轩也是听闻了最近税部又是出了乱子。

    没办法这几天弹劾税部的人突然就多了起来而被谈弹劾的最多的自然是陈立夫这个巡查处处长。

    没办法谁让陈立夫冲在最前面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陈立夫在巡查处任职数年据传此人在士林的名声已经是臭得到迎风十里而不散除了少数献媚之辈外大部分自以为正义之士的人那是绝对不愿意和陈立夫扯上关系的。

    而李轩知道此人甚至最近两年对他越来越熟悉那是因为众多臣子们对他的一次又一次的弹劾。

    这种弹劾往年每年都会来上一两次每一次都是规模浩大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陈立夫是御书房值班大臣呢要不然的话怎么会每一次都是引来几百封几百封的弹劾奏折。

    一开始李轩也是有所怀疑并让翰统去秘密调查过结果也算是找出来一些问题不过都是一些生活作风的问题另外此人的报复心太强而且有些滥杀无辜之嫌。

    但是这些却都是小问题重要的是这个在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问题也没有经济上问题而且此人真的是一个能干事的人钱祧里多次为此人说话甚至说税部这几年的税收征收的如此顺利巡查处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这样的一个人李轩想要不重视都难。

    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实际上陈立夫这个人已经是上了李轩的栽培名单简在帝心啊!

    如果不是为了故意培养陈立夫李轩也不会压着无数多的弹劾折子让陈立夫一直稳坐巡查处处长这个位置了。

    要知道巡查处的处长可是目前大唐王朝里最有权势的正五品官员没有之一!

    甚至巡查处的处长其权势要大于很多各部的司长而各司司长那可是从三品大员!

    虽然知道坐上这个职务会得罪无数人但是依旧有无数人的想要坐上这个位置按照通常情况来说这么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调动都是比较频繁的不可能让一个官员在上头坐太久。

    陈立夫之前的几个处长大多都是担任一年左右的就是被调往其他其他了但是陈立夫已经却已经是三年了!

    从宣平七年到现在的宣平十年秋足足三年多时间了!

    而按照陈立夫的政绩和过往的经历这三年时间已经足够他升上两级了可是他没有升迁三年多来一直都是正五品的巡查处处长。

    甚至都是把他的几个主要下也就是从五品的巡查处副处长给熬的没脾气最后都主动申请调到动税务其他部门去工作。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们基本上一年一换是有机会坐上巡查处处长这个位置的就和当年陈立夫升上来的时候一样但是现在陈立夫一副坐稳了位置屁股死活不动的情况下他们也就不能这么等下去了。

    他们的那几个人大多都是处于三四十岁一个官员的黄金年龄而且能够在巡查处担任副处长的大多也是税部里的精兵干将可没有多少时间耗在陈立夫手底下。

    于是乎调走的人不少甚至有一个品级都比陈立夫要高了!

    人家三年前是从五品的巡查处副处长两年前调到到地方任职府税务局局长然后升迁为省税务厅厅长今年调回金陵城在税部海外司担任副司长正四品。

    但是这种看似升官了但实际上如果说拿征粮司巡查处处长的位置和他换的话恐怕他会非常的乐意!

    毕竟在官场上品级虽然重要但是实权更加重要同时为了前途着想不少官员们宁愿是放缓升迁的步伐也是要在重要岗位上积累几年时间。

    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翰林院那边的但凡是在翰林院里任职的官员无一不都是希望坐满三年一整个任期的只做了一年两年就被外放实际上对于这些翰林官员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陈立夫也是同样如此!

    他自己也能够感受到上头对自己的重视只不过他以为是钱祧里等税部的大佬们重视他而没有想到除了钱祧里外李轩也是在关注着他。

    又一次受到弹劾陈立夫的众多奏折后李轩却是没有任何皱眉之类的反而是很欣慰。

    对于一个税务巡察官员而言弹劾奏折才是他们的勋章啊如果没有这么多人持之以恒的弹劾李轩才懒得关注陈立夫呢。

    这被弹劾了说明陈立夫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这对于一个税务巡察来说很重要。

    如果不得罪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怎么为国征税?

    不被弹劾的税务巡察不是一个好的税务巡察!

    也许这段时间应该考虑把陈立夫往上提一提了不过速度却是不能太快。

    对于陈立夫这个人李轩是有些期望在里头的希望他能够打好基础这样以后升迁上来的时候才不至于出现问题至于火箭式提拔这种情况如果是在基层那倒也没有什么但是中高层官员里火箭式提拔的话却是很容易出现问题。

    更何况大唐王朝如今是有着完整的官制吏部甚至那边是陆续出台了一些明文条例规定官员担任某个职务多少年之前不得升级。

    比如说从正八品升为从七品这是低级官员到中级官员迈进的重要一部吏部今年办法了最新的相关条例明文规定要想晋升从七品必须在正八品上任职满三年以上任职时间必须满五年以上!

    换句话说进入官场五年之后才能够晋升从七品。

    以前的那种开国初期随便几个月就能够爬到中层不用几年就能够成为帝国高官这种好事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开国初期各方面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当时极度缺人基本上是个认识字并且愿意效忠大唐王朝的读书人都用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情况也是越来越少了升迁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

    而这种情况下时间上也才是正常的情况!

    毕竟全国范围内中低级官员众多而高级官员的位置就这么一点现在下面的人就算是有能力但是想要爬上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更多的位置给他们了。

    如何给陈立夫安排新位置也是个麻烦事不过李轩对于此事依旧是没有亲自开口说什么但是却是和以往一样把诸多弹劾他的奏章全部留中不发。

    同时也是在和钱祧里说起这事的时候也是说了一句年轻人嘛不要怕给他压力有压力才有成长嘛是好事!

    这话听在钱祧里耳中就是变成了圣天子准备给陈立夫加一加担子了毕竟更重的担子才是代表着更大的压力嘛!

    于是乎当陈立夫还在酝酿着怎么调查怎么报复的时候外头的无数人也是等着内阁那边如何应对这一次的弹劾浪潮时。

    吏部文选司却是给陈立夫发来了一个公文让他三天后前往文选司做一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这话外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官场上的人太过清楚了这种述职报告往往就是代表着一个任期的结束至于后续是升迁还是贬职又或者是平调那都是有可能的事。

    突如起来的述职报告让李轩意识到自己在巡查处的任期要结束了而后续何去何从恐怕就要看那些吏部文选司的想法了。

    因为大唐王朝的官制这官员的任命甭管是晋升还是贬职其决定权都是在圣天子手中但这只是理论而已。

    理论上圣天子手握所有官员的任命大权但实际操作上李轩却是不可能决定所有官员的任命甚至中央的吏部都是无法决定全天下文官的任命。

    所以权力也是有所适当的下风基本上从二品以上的官员一般都是李轩亲自决定基本不会给外人插手的机会。

    而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这三个等级的职务往往都是吏部方面负责举荐内阁讨论最后做一个汇总报告上来列出若干候选人让李轩选。

    但是这种报告李轩一般不会驳回往往都是直接从里头选人确定因此往往就是吏部和内阁其他部门的一个博弈。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王朝里对于从二品以上的这种真正大员的任命往往是没有什么波澜但是正三品官员的任命却是经常掀起波澜因为这已经是朝臣们所能够左右的最大级别的官员任命了怎么可能不参与其中。

    至于正五品、从五品以及正六品这三个级别的职务则是金陵吏部自行决定内阁不参与当然了各用人机构可能进行提出建议但是听不听建议那的看吏部的心情。

    有时候吏部为了平衡会故意在一些任命上使坏为的就是保证某个机构护着地方的政治生态平衡。

    要知道虽然吏部掌控了大权但是如果吏治出现了问题他们也是首当其冲所以各种任命都是非常的谨慎搞出问题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