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变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变天

    顾士忠这个开国元老陆军上将自杀这事在外界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是军方先后逮捕了上百名将军都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这一方面是大唐帝国严格控制了军方的信息外泄军队作为暴力机关为了避免情报的外泄以及保持神秘性大唐帝国都是严禁军事情报的泄露甚至国内的很多人连帝国到底有多少军队都不清楚更别说具体的番号以及驻地以及部队的主官这些机密资料了。

    大唐朝报上偶尔会出现关于军事报道的消息往往也会用‘某部’等模糊化的词汇来代替是不会把详细的番号给报道出来的。

    这一次的军方反腐的消息更是被严密控制大唐朝报没有报道丝毫关于军方内部反腐的消息。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帝国在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实施着非常严格的军政分离军政分离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变成了基本的政治概念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军队是军队官府是官府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而文官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提及军方的片刻信息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的军方反贪风暴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影响非常大没看见连军方大佬郝柏年、李春景等人都是乖乖的闭上嘴巴不敢提出丝毫的意见嘛。

    外面的那些文官们更是不敢对军方的事务有任何半点意见了。

    此外如今文官们自身难保天天被督察院盯着的他们现在哪有时间关注军方那些将领们的死活啊。

    宣平十六年年底掀起的反腐风暴其规模之大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从十一月份开始从京畿司法机构开始一场巨大的反腐风暴就是挂了起来然后遍及全国。

    在上海陈立夫站在县衙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外头的督察院御史们带着巡警直接从县衙里带走了三十多名官员!

    身后的一个年轻官员低声道:“大人就这么看着他们把人带走吗?他们督察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这么多人抓走了!”

    “闭嘴!”

    陈立夫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而是继续把视线盯着外头!

    下面的普通官员还察觉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还以为只是上海特设县督察院发疯了但是身为上海特设县县令的他却是知道这一次次的抓捕任务上海特设县督察院根本就不是关键关键的人是中央督察院反贪局派出来的江南巡查组。

    这个江南巡查组的组长乃是从三品高官加上手握圣旨可是正儿八经的重量级钦差就算是陈立夫在巡查组面前那也是得乖乖的趴着。

    别说陈立夫了就算是松江府知府乃至担任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霍守奇如今哪一个不是规规矩矩的生怕自己也被抓走了。

    根据陈立夫所知这一场反腐风暴不仅仅是局限在上海甚至都不局限在江南道而是波及全国的反腐风暴。

    而且根据他从隐秘渠道得到的消息就连军方那边也是掀起了反腐风暴。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自保别说是触犯这些巡查组的霉头了甚至都还会主动把别人给推出来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而部分被巡查组盯上的官员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往往也是会主动交代问题把同伙也给供出来。

    这种情况下就连陈立夫自己都是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卷入进去!

    虽然陈立夫自诩行的正坐得稳从来也是不屑于玩贪污受贿这种事但是陈家家大业大也是从事工商业陈立夫固然是没有给自家的产业提供过什么便利但是族人经商做生意的时候自然也是会上他的名头这要是说起来说不得也是会惹上一些麻烦。

    这种情况下陈立夫也是反思看来是得改变家族产业的模式了直接从事工商业不太靠谱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后续的话还是单纯的搞个基金然后进行财务投资就好了。

    这样可以避免诸多的麻烦。

    在陈立夫亲自看着督察院把上海特设县的数十名官员抓捕后不用几天他又是听闻其他府县也是乃至江南道衙门里也是被抓了不少人。

    而最关键的是担任了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霍守奇这一次似乎也是栽了!

    之所以说是似乎而没有说肯定的词汇。

    是因为霍守奇并没有被抓捕也没有被贬值而是升任了!

    但是他升任的职务却是辽西省巡抚!

    虽然说从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员变成从二品的辽西省巡抚但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是明升暗贬。

    在大唐官场里一个官员的职权重不重前途如何是不能单纯的看其品级的。

    陈立夫就是典型例子你要说他的品级如今也不过是正四品但是他却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全国独此一家的正四品县令前途光明的很。

    而国内的其他正四品官员比如其他府的知府同样也是正四品但是能够和陈立夫比?

    不可能的哪怕是部分从三品乃至正三品的官员其权势也是比不上陈立夫这一个上海县令啊。

    江南道道员别看只是一个正三品的道员但是因为江南道的特殊性其政治地位在国内诸多的省道封疆大吏了那可是名列前三的存在!

    也就是说寻常省的巡抚其实都是不如江南道道员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霍守奇也是快差不多升迁了但是应该是直接掉入京畿担任某一部侍郎的而且还得是左侍郎这种如果是右侍郎都算是贬低了他。

    但是如今他非但没能入阁反而是被调到了辽西担任巡抚。

    虽然品级也是升到了从二品但是辽西省的巡抚能够和江南道道员相比?

    不可能的事。

    外人并不知道霍守奇之所以倒霉了倒不是说他自身的问题嗯虽然他也有贪腐不过这一点点经济问题并不在李轩放在眼里。

    让李轩最为不满的是偌大的一个江南道为帝国提供过半财政收入的核心区域贪腐的情况竟然如此严重比江北道那边都是好不了多少甚至贪污的数额还要更大一些对比全国诸多省道江南道的贪腐情况足以列入前三。

    江南道下设的府县里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只有上海县而已其他的府县大多都是问题多多!

    如此情况下虽然霍守奇本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李轩却是认为该员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忽视吏治。

    或者说霍守奇其实也是看出来了问题但是为了地方稳定经济发展他容忍或者是忽视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江南道出现这么大的篓子如果不是霍守奇本人的经济问题不算严重而且其主政江南的时候对江南道的经济发展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李轩早就把他枪毙了。

    如今把他弄到辽西省去担任巡抚也算是一个惩罚了。

    李轩还是希望他能够反省认识到错误改正过来毕竟如今在帝国政坛里能够和霍守奇这样擅长发展经济民生事务的高官实在是太少了。

    至少把霍守奇调走后李轩一时半会的都不知道该让谁去担任江南道的道员。

    这个职务太过重要了在李轩的心中这个职务的重要性超过国内任何一省巡抚、道员甚至比各部侍郎都要更重要一些。

    其重要性是和各部尚书相提并论的。

    所以新任的道员必须是资历深厚能够镇得住江南道同时也必须是擅长发展经济民生的官员。

    李轩选来选去最后是召见了向翰义、贾文柏、肖芳全三人紧急进京述职!

    说是述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轩这是为了挑选江南道的新任道员!

    如果是普通高官李轩通常是不会这么做的。

    各省巡抚、直隶四道道员以及侍郎等职务往往是吏部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选这份名单自然是非常庞大的然后交给御书房讨论最后由御书房值班大臣们选择三到五名作为候选人举荐给圣天子同时各大臣还要详细说明举荐的理由最后报告给李轩。

    当然了李轩选不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同时翰林院人事科也会根据李轩的要求举荐若干人选同时李轩自己心里头也会有几个人选。

    最后李轩经过综合考虑后会选择一人成为新的巡抚、道员或者是侍郎等职务。

    也就是说这里头有一个候选大名单、御书房举荐、翰林院举荐然后圣天子决断的因素。

    但是这一次李轩却是直接把这三人召还回京述职这是摆明了要亲自考验这三个人然后从中决定江南道道员的人选。

    至于这三个人里头谁最终能够成为新任的江南道道员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至少李轩自己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