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陈立夫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陈立夫

    根据陈立夫的主张帝国应该统一全球把圣天子的皇恩雨露洒遍全球当然了为了彰显帝国之仁义非洲那地方可以暂时赏给各土著蛮夷们生活居住。

    基于这个政策实际上帝国在非洲的扩张是有限度的只控制部分北非、南非以及沿海地区而广阔的非洲中部以及内陆地区则是没有涉足。

    这些地方已经是被大唐帝国早就确定下来了就是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圣天子赏赐给异族的土地也可以简称为恩赐地。

    所以帝国全球化是不包括广阔非洲内陆地区的。

    而陈立夫急着搞帝国全球化绝对不是因为帝国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或者工业产品倾销地也不是说什么帝国民众需求更多的土地。

    甚至帝国内部都有一部分声音说现在就挺好的了没必要继续大规模扩张。

    毕竟现在都进入工业时代了土地什么的够用就行了没必要非得把所有地盘都占领了。

    还有一句话很多人不敢明面说那就是占领了有个屁用过个几十百多年还不是一样会造反独立出去现在帝国为了维持美洲的局势都已经是撒费苦心这美洲驻军数量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帝国高层是一年比一年更担心美洲独立。

    这以后把欧洲什么地方也给占领了大概率也是会出现同样情况的。

    所以很多人并不乐意搞什么全球统一留着这些土著国家充当产品倾销地时不时割一波韭菜也是挺好的嘛没必要大费周章搞什么统一全球。

    不过有这些想法的人是有但并不是主流主流其实还是和陈立夫这样的:统一全球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你现在遇上了不干一票那简直是上对不住祖宗下对不住自己。

    而且最关键的是自从帝国确定了‘打不如买’‘买不如要’的政策后统一全球的成本极低!

    早期要占领某个地方那是要开动大军花费动不动就几千万上亿唐元的!

    中期的时候大唐人学聪明了直接砸钱这花了几千万唐元就把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的美洲买到手了找奥斯曼人买埃及和西奈半岛地区也就花了几百万而已。

    后期也就是前几年大唐人和鞑靼人做交易的时候更是连钱都省下了。大唐人只是承诺了给他们以后一个安身之地再廉价卖给他们一批武器再签订了一批商贸协议后鞑靼人自己就把大片的东欧土地直接送给了大唐人。

    之前打奥斯曼人人家鞑靼人也不是为了自己占领这些土地发动战争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打下这一片地方然后交给大唐人换取各种好处。

    这个过程里大唐帝国直接付出的成本其实很小撑死了也就几百万唐元。

    不过人家鞑靼人也不亏在奥斯曼战争里缴获了大量战利品狠狠赚了一笔。

    至于奥斯曼人迁国的花费这可和大唐人没啥关系只是正常的借贷而已奥斯曼人是要连本带息还回来的。

    综合起来自从和鞑靼人合作一样大唐帝国统一大片领土基本没啥成本至于风险就更不用说了。

    除非地球爆炸或者外星人入侵不然对大唐帝国就没啥风险可言!

    这也是很多大唐人支持帝国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而帝国高层层面具体来说陈立夫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并且是急速推动。

    那是因为他年纪不小了而且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也有些年头了如果是按照常规情况来看他几年前就应该致仕了。

    实际上他每一年都会上一道常规的乞骸骨折子圣天子每一次都批驳了!

    这是他身为御书房值班大臣领班的特殊待遇!

    在他之前柳八苟、贾文柏以及其他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都获得过这种特殊待遇但是即便如此他的任职时间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一直干下去!

    他需要在致仕之前干出大成绩来这样他才能够彻底压倒前面的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乃至彻底压倒柳八苟让自己成为宣平朝的第一名臣!

    数百千年以后后世人说起大唐宣平盛世的时候兴许都已经忘记了其他人但是必须记得圣天子李轩和他陈立夫。

    为此他心里是非常急迫的而这种急迫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是越来越加剧。

    最近一两年陈立夫才是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早几年的时候贾文柏这个前任会如此急迫。

    宣平四十年开始当时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贾文柏开始迫切的推进国内经济发展而且随着时间过夜是越来越急迫。

    之前的陈立夫还有些鄙视贾文柏认为他过于急躁。

    但是现在他陈立夫也是能够理解当年的贾文柏了不是他急躁而是时不待我。

    这熬了这么多年才在御书房熬出头成为了大唐帝国里资格最老实际权势最显赫的大臣但是吧这熬出头后就会发现压力更大。

    这稍微干得不好就会被迫乞骸骨就算是干的再好那么也没剩下几年时间了。

    除了早年的柳八苟外历任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也就是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

    熬出头后的任职时间依旧只有短则三年长不过五年甭管你年纪多大身体咋样都得来一个乞骸骨!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政坛里官员担任领导型职务那都是有年限限制的一般来说担任某个领导型职务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一般就会调职个别特殊情况也会适当延长但是顶多也就延长一年两年左右。

    是不可能让你在某个领导型职务上一直干下去的。

    御书房领班大臣同样如此!

    帝国的政坛要保持健康发展就需要官员的流动性进而确保官员的向上通道同时避免官员长期把持某一机构形成独立王国。

    所以帝国才会有明文规定领导型官员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就要进行调整同时搭配了官员致仕年龄等相关制度。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