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国的明珠:南非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国的明珠:南非

    南洋诸岛的本土化都已经是搞了十几年了因此到了最后吕宋岛和棉老岛本土化成功并纳入帝国本土范围内后。

    其实造成的影响并不算大人们只是觉得顺其自然。

    不过这只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而已对于部分人而言南洋吕宋岛以及棉老岛的本土化成功其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对于已经移民南洋的帝国子民以及在南洋投资的企业或者是和南洋贸易的相关企业来说南洋的本土化成功就是显得非常重要了。

    同时这也是给了其他海外领地极大刺激。

    南洋诸岛如此顽固的地方都能够逐步本土化成功他们为什么不行?

    要知道南洋诸岛的本土化之所以这么慢那是有原因的除了土著生猛食人族众多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过于恶劣。

    移民的死亡率太高。

    移民死亡率高就导致移民不愿意来。

    这人都没有谈何本土化啊!

    然而如今自然环境这么恶劣的南洋诸岛都是快要本土化成功了其他海外领地自然也是可以有样学样。

    一时间印度地区、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地区的海外领地官员们一个个都是琢磨着如何学习南洋地区本土化的先进经验尽快完成本地的本土化。

    南非一大票官员就是在明亮的非洲事务衙门二楼会议室内探讨着该如何加速本土化的进程。

    “南洋地区的本土化固然是卓越高效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用在我们非洲我们还是要因地制宜不能什么方式都学!”

    “所有的方式都学自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的以夷制夷政策就是相当的成功和劳务政策完全可以相互结合的这样不单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在非洲的基础设施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够更快的完成本土化!”

    “以夷制夷说的好听直接武装这些蛮夷听起来不错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南洋诸岛只是一个个岛屿我们可以轻易的用海军把这些岛屿分割开来在这样就算是有土著发生了暴`乱也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从容围剿。

    但是在非洲这可能吗?

    非洲乃是一整片大陆一旦把这些土著武装起来反叛怎么办?”

    “我建议还是应该走稳妥政策以劳务政策为基础从各个沿海据点逐步推进清理一地移民一地而不是盲目的扶持大量的土著!”

    下面的诸多官员讨论着的时候非洲事务督办谭又凌也是沉思着。

    谭又凌是去年就任的非洲事务督办当然了这个职务实际上并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一个差遣而已他只是奉旨督办非洲事务属于钦差的一种。

    民间一般又称之为非洲大臣同样的还有南洋大臣、印度大臣、美洲大臣。

    他的本官其实乃是外务部非洲司副司长并高配正三品。

    此外他还是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个职务如果是实职的话那么就是正五品但是他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并不是实职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基本上在外头以奉旨办差的文官比如美洲事务督办印度事务督办南洋事务督办帝国驻欧洲大使等人都有着翰林院的虚衔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象征而已。

    大唐的官制是比较复杂的有差遣、本官、虚衔之分尤其是对高级官员而言就更加复杂了虚衔要么是用来拉高品级或者是彰显某种政治意义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不重要。

    本官嘛这个好理解。

    而差遣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

    比如同样是尚书一个是普通尚书而另外一个却是能够入值御书房这两者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前者只是普通尚书正二品高官但是后者却是属于御书房值班大臣帝国最顶级的九位官员之一称得上是位极人臣。

    还有在各衙门里很多官员往往也是会有上官授予的临时差遣比如说巡抚衙门里的某个官员可能就会被巡抚临时授予某种差遣以处理某种事务。

    差遣往往也就代表着实权。

    谭又凌的本官是外务部非洲司副司长以他的本官职务他顶多也就是具备一定的外交权限而已但是他的差遣却是非洲事务督办。

    因此实际上他在非洲地区也就具备了毫无争议的最高政务权力整个非洲哪怕是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地区比如摩洛哥都是属于他的管辖范畴。

    在这一地区内除了不能直接调动军队以及干涉税收工作外其他的他基本都能插一手包括对某个土著部落宣战议和等等。

    甚至税务和军务他某种程度上也能插手。

    比如说收税这事他没这个权限但是他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或者普通百姓税务补贴这也就等于变相降低税收一定程度上插手了税务。

    帝国很多官员都喜欢玩各种税务补贴退税之类的手段用以吸引投资或者干脆是减轻企业或者百姓的负担。

    对此税部往往是不管的他们只按照固定章程收税收到税后给地方留下一定比例的税收充当地方财政资金其他的都会直接划入国库。

    划归到地方财政的钱你们地方衙门爱咋地咋地不管是全部贪污还是说全部都退税回去都和他们没啥关系。

    还有这个军务直接调动军队作战别说他谭又凌了其他文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没这个权限甚至军方内部具有这个权限的也不多。

    但是他谭又凌作为非洲事务督办可以在他认为适合的时候适合的地方进行宣战进而发动战争。

    怎么说呢在非洲这一片地方发动战争后怎么打那是军方的事但是打不打那是他说了算军方可没这个权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他也具备了一定的军权。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军方要是看他不顺眼或者不认同某一场战争他就算是宣战了人家军方也可以选择磨洋工。

    所以军方要打的仗不一定能打起来。

    但是军方不想打的仗那肯定是打不起来的。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得商量着呢。

    谭又凌这个非洲大臣权力自然是庞大的。

    但是压力也大啊!

    他之前是在本土外务部任职的虽然专攻的是非洲事务但是这跑到非洲来任职说实话还是头一次。

    等他摸清楚这边的基本状况后那都是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然后他就和和前面几任的非洲大臣一样把工作的中心放在了本土化上!

    圣天子在乎本土化金陵的那些军政大佬们自然也是拍马屁所以同样在乎本土化这具体到了海外领地的文官以及军官身上本土化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属于干得好就升官干不好就滚蛋的那种。

    因为上面已经是把本土化的工作好坏直接作为了衡量海外领地官员的政绩标准。

    至于说工商业经济之类的没卵用。

    反正海外领地再怎么搞也只能是搞农业顶多挖一挖金矿其他的工业就别指望了商业也都是服务业为主再加上一个海外贸易之类的。

    但是帝国高层并不怎么在乎这些。

    这搞来搞去所以本土化就成为了海外领地官员的唯一突破点想要升官那就搞本土化。

    据传吕宋巡抚因为在主政吕宋本土化有功这都已经是准备调回本土担任某省巡抚了看似品级没变但是吕宋省能和本土省份的重要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谭又凌要想在非洲大臣的任上做成成绩来本土化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工作。

    然而仔细分析了后他就发现在这个地方搞本土化难度相当大。

    一个是非洲大陆实在太大而很多内陆地区大唐人其实都没涉足呢不是去不了而是不敢去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实在过于恶劣分分钟会死人的。

    甚至就连南洋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比非洲的中部地区好一些。

    不管是以前的葡萄牙人还是现在的大唐帝国其实在非洲的存在都是只局限于在沿海港口根本就没有深入内陆地区。

    哪怕是南非其实大唐实际控制的也就只有以南非港为核心的南非平原。

    南非平原乃是大唐帝国对非洲大陆最南端的两块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小平原的称呼两片小平原加起来其实也就两万平方公里左右还没大员岛大呢。

    但是这两块平原却是整个非洲里都极为少有的地中海气候的平原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

    加上北边都是一片大山这片延绵数百公里的大山直接把南非平原和北边的非洲大陆切割了开来。

    同时南非港还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必经港口。

    这么多条件加起来才是使得大唐帝国把这一片地区作为了重点发展地区。

    并先后移民了十余万人在这里进行耕种、贸易。

    多年过去后如今的南非已经是成为了帝国在非洲大陆上的一颗明珠!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