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孰能不朽> 第311章 第九十三章扶风侯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311章 第九十三章扶风侯

    海风徐徐,扶风侯问同自己一起在海堤上吹风的隰叔。“你与姮之间真的没事?”

    抓着鱼竿半天钓不上鱼的隰叔闻言道:“父女之间哪有隔夜仇,我们能有什么事。”

    扶风侯呵呵。“没有事,你跑到我这里来现在都还没有回去的打算?”

    “你是在赶我走?”隰叔问。

    扶风侯摇头,她又不是养不起隰叔,隰叔哪怕是想在扶风国生活一辈子,她也是养得起的。“是你有点反常。”

    隰叔道:“孩子长大了,父亲自然该养老了。”

    扶风侯道:“她一直没给你写信。”

    你要不要那么敏锐?

    隰叔无奈说实话:“女儿大了,为了个男人不要老父亲了。”

    语气说得甚为悲愤无奈。

    扶风侯看了看隰叔因习武和保养仍旧看着很年轻的脸庞,再想想隰叔的年纪,加个老字,违和感很重。

    对于贵族而言,不惑之年正是当打之年。

    “什么样的绝色能迷得姮神魂颠倒?”扶风侯半信半疑的问。

    隰叔没理由在这种事上骗她,但濁山姮的身份也决定了她从小见惯美色,非稀世的美貌不足以惊艳她,且想要什么男人就有什么样的,让濁山姮迷得失魂走心,未免不可思异。

    “一个很特别的少年。”隰叔形容了下。“虽然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莲,生于卑湿淤泥之地,却不染纤尘。”

    “能让你这么形容,看来那人确有不凡之处,哪家的?”扶风侯问。

    隰叔问:“游医与流民,你喜欢哪个说法?”

    扶风侯沉默了一瞬,问:“你是如何做的?”

    “自然是拆了。”隰叔想也不想的回答。“那个少年很好,但他不适合姮。”

    “多此一举。”扶风侯道。“让姮得偿所愿又如何?”

    “台城里容不下太多感情,得偿所愿也终会失去。”

    “但可以让她得到磨砺。”

    扶风侯:“....你比我狠,但我不是你呀,我总是希望她能少品尝痛苦,能少一分是一分。”

    明知道让那个少年留下会带给女儿怎样的伤害还让他留下,他做不到。

    扶风侯闻言不语。

    隰叔伸手抓住扶风侯的手握着。“不过我还是很感激你,虽然你不赞同,但你也没阻止过我什么。”

    对女儿的教育上他没瞒过扶风侯,也瞒不过,因为扶风侯本身也是参与着对濁山姮的教育,只是和他是两个风格,他不会在女儿毛都没长齐的时候带她去看杀人看战场,扶风侯会。

    “张弛有度罢了。”扶风侯道。

    隰叔还是很欢喜。

    扶风侯最终确认的问:“你真的不回去了?”

    隰叔道:“雏鸟不离开庇护如何能展翅高飞?”

    “舍得下?”

    “有何舍不下?”隰叔道。“我虽不能光明正大的坐上那个位置,但国君该有的权力,我都曾拥有。”

    权势地位都有了,濁山国也在他的多年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濁山姮也是一个很出色的继承人,濁山国以后一定会更好。

    难道还不圆满吗?

    想更进一步要么就是王,要么就是光明正大的当国君,前者不可能,现任王还能活很多年,后者更不可能,他只濁山姮一个孩子。

    扶风侯看着隰叔黑褐色的眸子,非常的真诚,但台城中人哪个不是打小带着面具,真真假假怕是自己都分不清。“你看得开也好。”

    “以后我就得靠你养了。”隰叔玩笑道。

    扶风侯亦笑。“有我一口吃的,便不会短了你的用度。”

    “我相信你。”隰叔话音未落忽然感觉到另一只手上的鱼竿沉了下,有鱼咬钩了,不枉他拉着扶风侯在这吹了这么久的冷风。

    单手将鱼竿拉了起来,一尾一尺多长的海鱼跃然而出,一同跃出的还有远方的突然出现在海平面上的一片黑点。

    隰叔也没在意,扶风国造船业发达,又位于漓水下游,时有帝国各地的船队往来。

    “这条鱼有点瘦,不过下餔只有鱼也单调,再加上个汤和菜,咱俩下一顿就解决了。”隰叔高兴的将咬钩的鱼取了下来扔进筐里,这也是吹了半天冷风唯一咬钩的鱼。

    “红芦菔加豆羹。”扶风侯提议。

    “又是红芦菔。”隰叔忍不住哀叹。“你怎么每天不是红芦菔就是圆葱?”

    “不好吃吗?”扶风侯问,她觉得红芦菔和圆葱的味道还挺不错的。

    “味道还可以,也很解油腻,但每天吃,好处再多我也腻了。”

    “那还得委屈你继续陪我吃。”扶风侯道。

    “为什么?”

    “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两样作物,在我推广时不会捣乱,更快的推广开来。”扶风侯回答。

    “你可真是够拼的。”隰叔佩服道。

    “它们的亩产值得我如此。”

    隰叔道:“说起亩产,如此高产的作物,也不知那夷彭商队是从何得来的。”

    “圆葱应是书上记载的兖州辛原贫瘠之地还有荒原也能种植的葱,红芦菔....”扶风侯道。“它的产量太高了,必然是驯化很久的作物,但我从未听说过元洲有什么作物和它一样。”

    红芦菔说是芦菔,和芦菔却是两种植物。

    元洲的芦菔都是白皮,皮厚肉厚多汁,口感有点辛辣有点甜,与芦菔形状酷似,但个头小了不止一倍的红芦菔却是皮薄少汁,味道还有点涩,但产量高,又能解油腻。

    除了红芦菔,还有树薯也同样是不认识的高产作物。

    隰叔纳闷道:“产量那么高,不可能是纯粹的野生作物,但也从未听说过,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在海上发现的?”

    南溟辽阔无边,岛屿更是众多,大部分岛屿都没人,但也有少数岛屿是有人的——千百年来逃跑的奴隶流民除了往深山老林跑的,也有往海上跑的。

    海岛上有许多陆地上没有的动植物,而要生存自然也离不开农耕,逃奴逃民多多少少都会尝试驯化岛上的动植物。

    “你说的并非不可能,或许我该组织船队去那些海岛上探索一下。”扶风侯道。

    “南溟海岛那么多,若要一一探索,可不是小事。”

    “只探索有人的地方。”扶风侯道。“没人的岛屿哪怕有适宜驯化的植物,需要的时间也太长。”

    她想要的是现成的已经驯化好了的高产作物。

    看出扶风侯是认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隰叔便不再多言,扶风国不是濁山国,他若是干涉太多,那和扶风侯相处便不免会出问题。

    “那些船是哪里来的,样式怎么没见过?”

    思考中的防风侯闻言不由顺着隰叔的目光望去。

    这么一会儿,之前还是海平面上一片黑点的船只已经近得能望到大致的轮廓了。

    因着没有遮掩的东西,再加上船队的船都是宝船级别的大船,扶风侯眼神很好的看出哪些船的风格和元洲任何一个地方的都不同。

    元洲河流众多,船只行于河流之上,都是平底船,但海上的船队应是尖底,侧面极高。

    最引人侧目的是大船上林立的帆。

    元洲不管是哪个种族的船,民间多用的草席为帆,贵族普遍用布,但布是软的,必须贴满竹片之类的东西才能保证软帆的稳定,即便如此,升降转向也都很麻烦。

    然而,那些船上的帆上什么都没贴,帆却始终稳定。

    扶风侯拉起隰叔。“回去了。”

    不论那支船队从哪来的,都得来见她。

    元洲航海最发达的种族莫过于羽族,但扶风侯很确定那不是羽族的船只,羽族的船只喜爱将船首给雕成各种猛禽,但那支船队不是,少部分刻的是鱼,大部分是人像。

    因着有吩咐的缘故,扶风侯用下餔时便得到了大量关于那支船队的情报。

    船上下来的智慧生物全都不是人族,从外表上判断,是两个物种。

    一种是黑发黑眼,外形和人族很相似,但都生得比较中性,眉目清秀,不太好分辨男女。

    另一种是显而易见的迥异于人族,下颌有鳃,手掌和脚掌上都有蹼,仿佛鲛人,但鲛人有尾鳍耳鳍,且鲛人普遍碧蓝色发瞳,而船上下来的都是灰黑色的头发和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这俩不知道什么物种的智慧生物都会说帝国的雅言,甚至不止一种。

    下船后逮着人就叽里呱啦的说什么,语言换了七八种,最开始是帝国的雅言,但雅言是贵族的语言,氓庶就没几个会说的。

    第一轮沟通毫无悬念的失败。

    但船上下来的人都没放弃,马上换成了方言,换了七八种方言后终于沟通上了,和负责招待往来商船挺多了各地方言的胥吏沟通上的。

    然后,那些人掏出了国书。

    国书和关于船队的情报是一起来的。

    国书写在一种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布帛上,扶风侯看了看,看不出什么门道,给隰叔看。“这是什么料子?”

    隰叔伸手细细摸了摸。“应该是麻类作物纺织的,不过好细腻,只逊色于丝织。”

    再打开,隰叔不由惊咦。

    “怎么了?”扶风侯问。

    隰叔将国书对着扶风侯,只见布帛上赫然写着五种文字。

    第一种文字完全不认识。

    后面四种都是人族文字,白帝时著作说文解字对人族的文字加以整理和统一,但时过千年,各个地方人族使用的文字都产生了变化,同一个字,每个地方的写法都不同。

    布帛上的四种人族文字,第二种是王畿通用也是整个帝国都通用的雅文,后面三种都是使用比较多的文字。

    四种文字都是对第一种文字的翻译,大意为是长族向北方元洲的人族君主问好,听闻北方有别的文明,特遣使来拜访,希望建立外交和通商。

    为了表明自己是有分量的,国书上长族对自身也做了点介绍,人口超过两千万,疆域辽阔。

    扶风侯蹙眉,旋即起身离开。

    “怎么了?”隰叔不解。

    扶风侯很快就回来了,带着一卷写满字的缣帛,隰叔看了眼,全是数算知识。“你还研究数算?”

    扶风侯将缣帛和国书放在一起。

    隰叔顿时就看出了问题。“字迹好像是同一人写的。”

    数算缣帛上的字迹书法比较稚嫩,国书上的字迹有着优美的书法,但还是能看出两者之间的高度相似,写的要么是同一个,要么就是有书法师承的关系。网首发

    “这数算缣帛是谁写的?”

    “巫女。”扶风侯回答。“多年前去玉宫觐见时所得。”

    隰叔瞬间想起了一只鸟。

    长洲肯定很远,不然人族不会没见过长族,但再遥远的距离,都只是对于陆地生物的遥远。

    “巫女,跑得可真是够远的。”隰叔嘴角抽搐。

    猜到您可能没死,但没死,不想着夺回权力,反倒跑海上去了...果然是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扶风侯道:“那些长族应是受她指引来的。”

    虽不知望舒想干嘛,但巫女们奇葩归奇葩,却是不会做对人族利益有害的事,扶风侯很放心的等船队的人休息好了后在行宫召见长族的使节。

    自称长岩的使节说着一口生涩的人族雅言,但这位使节愣是用明显是新学没多久的陌生语言与负责国族之间往来的公卿闲扯了小半个时辰,疯狂的互相套话。

    最后这两位大概发现熟练掌握一门陌生语言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到的事,而互相套话得建立在安全没有语言障碍的前提下,不然就是鸡同鸭讲,这才磕磕绊绊的进入正题。

    长族建交与通商的心意很诚,不仅准备了厚厚的珍宝送给扶风侯,还准备了许多的农作物种子,使者非常努力的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向扶风侯介绍那些农作物的高产和易活。

    扶风侯惊讶的发现里头竟然有夷彭商队送给自己的凉薯、红芦菔以及树薯。

    公卿替扶风侯问出了疑惑,给得这么多,你们是想要什么?

    单纯的建交与通商可用不了这么多,毕竟长族与元洲太遥远了,对彼此都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长岩的回答是想收集元洲的农作物种子,见识一下元洲的风光,希望扶风侯能引荐他们去蒲阪觐见。

    扶风侯表示比起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宝,我对你们的帆布更有兴趣,以及长族在哪,有多远这些问题都很有下去。

    长族在长洲。

    有多远这个问题长岩不太好回答,最后只能告诉扶风侯,他们是去岁冬季从景国出发,沿途遭遇风浪和迷航无数次,所幸船队出发前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做准备,再加上鲅同行,这才得以在漂了一年后漂到了元洲。

    终于看到兖州时都要喜极而泣了,元洲与炎洲之间的海洋实在是太宽广了。

    一整年都在船上渡过,都快疯了。

    至于帆布,长岩向扶风侯介绍了鲅,帆布是鲅卖给长族的。

    鲅趁机献上了自己为扶风侯准备的礼物单子,单子上全是珍珠、玳瑁、珊瑚、砗磲等珍贵的海产。

    长岩无语的看了眼单子,真的很珍贵,这一路上这些两栖类的疍族每天都能从海里摸点东西上来,他还看到疍族的孩子拿珍珠当玩具,甚至当石子比谁扔得远。

    不过对于疍族而言很常见的东西,对于去不了海底的人族而言,也确实很珍贵,拿来当珍宝送礼也没毛病。

    扶风侯也这才反应过来,虽然是一支队伍,但好像不是一伙的。

    也的确不是一伙的。

    不算农作物的话,长岩的诉求和目的很偏政治性,而鲅的诉求就简单多了,就是想通商,所以打个招呼,套点交情。

    至于帆布,那不是疍族的东西,是古妖的东西,用来做衣服的,疍族也不知道古妖是怎么织出来的,但发现料子耐磨禁得住风吹雨打,坏了只需要补补就好,便拿来做帆了。

    扶风侯问:“长洲有几个种族?”

    长岩道:“长洲只长族,鲅是来自更遥远的陆地。”

    鲅也道:“很远,在炎洲的更西边,那里除了疍族,还有无启和古妖两个种族。”

    发现扶风侯好奇,鲅为扶风侯介绍了自己老家的邻居们,听得扶风侯目瞪口呆。

    一个有十二条命,另一个寿命近一万年,其中的始祖古妖更是不止一万年,不管是命多的还是寿命超长的都仿佛神话传说中的神人。

    果真是造化之神奇,没有最神奇,只有更神奇。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