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第428章 长安沸腾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428章 长安沸腾

    除了张宪,其余人也都激动起来。

    他们虽然没有封爵,但也能晋升一级,没想到就是种个田,居然能加官晋爵。

    这要是说出去,恐怕没人会相信吧?

    张宪心里激动不已,这些日子的心酸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哽咽不已,激动道:“臣谢陛下恩典,能为大唐鞠躬尽瘁,是臣的荣幸!”

    其余诸人也纷纷拜倒,激动的哭出了声,原本他们以为这辈子都无出头之日,没想到在城外的小村子里种了几个月的田,居然能加官一级。

    李二封赏完了之后,继续笑道:“大唐有尔等,当真是大唐之福啊!”

    至于萧煜…似乎自动被他给忽略了一般,连提都没提。

    这时候,李二才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你的事先放一放,朕不会亏待你的。”

    萧煜这才松了口气,其实他很想说也不用奖赏什么,就把临川公主嫁给他就行了。

    当然,这种事在心里腹诽一下就够了,要是说出来,天大的功劳李二也会宰了他。

    长孙无忌又站出来,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了这番薯,日后这天下千万黎民百姓,不会再被饿死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恭贺,李二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差点就忍不住哭了出来,有了这番薯,让他焦头烂额的粮食问题总算可以解决了。

    当然,他是皇帝,是九五至尊,在外臣面前,还是得注重自己的礼仪,最起码…就算是哭,也得找个没人的角落偷偷摸摸的哭。

    “对了萧煜,这番薯你是从何而来的?”

    感慨一番后,李二深深的凝视着萧煜,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里透着几分困惑。

    从孙伏伽嘴里知道番薯的存在之后,李二就让校书郎去弘文馆查查有没有关于番薯的记载。

    这弘文馆可不一般,它的地位大抵就和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差不多。

    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武德九年,李二即位,一上位就开始了各种改革,就连这修文馆,也被他改名成弘文馆。

    弘文馆聚书二十余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

    弘文馆可以说汇集了大唐古今的典籍,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然而校书郎都把书籍给翻烂了,都没查到关于番薯的信息。

    这玩意儿就好像从天而降一般,一个都不曾记载过的东西,却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李二最好奇的就是,萧煜是从哪弄来这东西的。

    萧煜如实回答,“回陛下,这东西是臣当初在一位胡商手里买的,当时这胡商吹嘘说这是什么千年人参,臣觉得有趣,而这价钱又不贵,于是便买了下来…”

    “是吗?”李二轻轻一笑,道:“没想到,那些顽固不化的胡商,居然还有番薯这等神奇之物啊!”

    说罢,他又看向萧煜。

    “萧煜献番薯,解决我大唐饥荒之患,这是大功一件,此功先记下…另外,临川在公主府也幽禁了近四月了吧?也是时候该解禁了…”后面这一句话,李二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不过这自言自语的声音有些大,距离他比较近的萧煜和长孙无忌却听得清清楚楚。

    而两人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萧煜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李二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在默许着什么?

    至于长孙无忌,也是目光一凛,脸色骇然的看着李二,他认识李二已经几十年了,自然很清楚李二的性格。

    现在他说出这种话,虽说没有直接同意萧煜和临川的事,但实际上已经是默许了,李二是个高傲的人,能让他做出让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而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李二对番薯又多么的满意。

    “哼,萧煜,日后小心点,若是再和临川传出什么非议,可别怪朕不客气了!”李二冷哼道。

    “诺,臣遵旨!”萧煜笑逐颜开的拱手道。

    李二这句话看似是在警告他,然而实际上,确实在告诉他,以后和临川注意点,就算约会啥的,也要低调点,可别像这次这样,被别人给抓住了把柄,还拿到朝堂上来说。

    至于长孙无忌,则是哑然失笑,这么多年了,陛下还是和当年一般,这傲娇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

    “罢了,天色不早,尔等且告退吧,辅机先留下,朕有事议!”

    萧煜连忙告辞,李二又忽然道:“对了,带来的番薯统统留下。”

    “诺!”萧煜连忙道。

    之后,他将一个灰色布袋放在旁边,然后便带着一干户部官吏出了甘露殿。

    张宪一行人紧紧尾随着萧煜,个个笑逐颜开,他们每个人现在都是开心的,加官一级,回家也能扬眉吐气了,谁让家中那婆娘总嘲笑说他们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居然跑去耕田。

    哼!耕田咋啦,耕了几个月的田,却换来加官,试问一下谁能做到?

    几十人出了太极宫后,张宪等人便和萧煜告辞,现在种植番薯一事已经结束了,他们还得回户部复职。

    而是李二下旨要将张宪记录的关于番薯的资料整理好,然后交由弘文馆,等弘文馆印成书刊后,再分发给各地州县官府,然后再由官府教辖下百姓。

    这是个大工程,不过运气好的是,长安城中有一家以印刷出名的书房,名字叫文书斋。

    所以,印刷这件事,肯定得交给文书斋去做,当然,还是得按市场价给钱。

    …

    长安沸腾了。

    半亩产十二石的粮食,这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这么颠覆三观的事,不相信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当李二颁布圣旨,原本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全国推广番薯之后,所有的质疑声便戛然而止。

    连陛下都亲口确认了,皇家认证的事,还能有假吗?

    而萧煜之名,在沉寂数月之后,再一次爆红了整个长安。

    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告诉长安百姓一个事实,那就是:老子想什么时候红,就能红。

    而这几天,萧府的门槛都快被人给踏破了,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权贵门阀的管家,而他们都是代表主人送来拜帖,想请萧煜去府上一叙旧。

    <span style='display:none'>p+PApkVDHvB6yHO91aXfW/WOesOUM6rQlM45sWEpOKRauujxs+Z45cFpQMLgxh4YvXvEviiZuNxz1xfDFkHjzQ==</span>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