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从1994开始> 第209章,大抵就是这样子的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209章,大抵就是这样子的

    羊城的初夏有着鲜明的特点,大清早起来整个人都是凉爽的,午后炙热多雨,而一到了晚上就闷燥的不行。

    天空沉甸甸的,呆在屋里感到局气。

    灰色大裤衩套双白色凉拖,林义摇着蒲扇到了外边,点燃一盘蚊香,滋一口凉茶往藤椅上一瘫,习习晚风里无规则晃荡着双脚,甚是舒服,感叹一声生活莫过如此。

    今夜的中大灯火阑珊,校门口遍及了此起彼伏含泪告别的大四学长学姐。

    那一声声不舍里的珍重,让林义想起了重来一次的大二也即将成为回忆,人也慢慢陷入了惆怅。

    其实,对于林义来说,九十年代的校园大概总体上是沉寂的。

    政治的热忱已然结束,刚刚在里的“悠悠岁月”歌声中从一群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又被突然放进一个市场大潮卷来的不安环境里。

    充满了欣喜和迷茫,不安和奋进。

    大学里,按部就班的上着必修课。在专业课以外,非专业的有法律常识,有古典音乐,有中国革命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国际政治等一连串...

    这时没有“心灵鸡汤”这个词,也没有一门课反复讲同人生、友谊、婚恋有关的问题。比不得后世的学生更关注这些个人隐私和性的解放。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亲切,礼貌,而又保持距离。大学教师的亲切、随意和高中老师的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大伙感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同时,也油然生起了一种陌生的味道。

    分数下来了,老师会写在小纸条上,只给你一个人,表明很注重隐私。

    而同学们和老师之间也并没有过多的接触。他们上完课转身就走,像完成了任务一般,并不和大家“打成一片”。

    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在课后和老师交往、聚餐的经历。只有很少的一两次,全班邀请到了人到中年的英语老师做客。

    还记得这个风情非凡的女老师闲谈间说了这样一番话:其实啊,婚姻这个事情,别人介绍的,双方条件都看好了,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是大伙的记忆中这位女老师在私下场合发的一点个人小感慨。不过,这些样子的话,对于二十出头的少男少女,又能听懂多少?

    这时期的一些中年教师颇有学者的温润敦厚之风。还记得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笑眯眯地说,“抓猪”在英译之前可不能把中文误解成用手“抓住猪”,此前就有人犯过这个错误。

    可能是由于待遇、住房等等问题,现在的年轻教师似乎普遍不怎么安心,都希望跳槽到政府部门或者大企业去工作。

    学而优则仕,这在九十年代或许是常态,或许这也是他们和大伙保持友善的距离,并不“打成一片”的原因。

    不过林义并不很在意他们的选择,甚至不觉得有过于密切的必要。如果他们能找到更心仪、待遇更好的工作,也会为他们高兴。师生之间总的来说可算是相安无事。

    而说到外教,那位自称在洛杉矶加州大学教过书的美国教授,学问似乎还不错。但让人费解的是,他给大家照合影,冲印出来,也要一人几毛钱的收费。

    直到现如今林义还是心存疑虑,如果是中国人去另一个和自己国家经济水平相差很大的地区教书,免费住着对方提供服务的公寓,可能实在是不好意思一个个地向几个学生收那点费用的。

    这大抵是国人与老外的区别,也是以“仁”“和”为核心的中华儒家文化同西方掠夺文化的根本性差异所在。

    两世为人,林义根据自己的人生总结:大学除了必要的专业课程。其实阅读、电影和旅行才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关键因子。

    在阅读方面,貌似也有着千篇一律的传统。大家都热爱从文学史和选读入手。

    从最古老的英国叙事诗开始一路下来,到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但完整的长篇小说都是课外读的。

    如果有语言天赋的,课外阅读往往会选择英文原著,似乎是从和这类故事比较熟悉的开始。

    真正觉得读出味道,感到喜欢的作品是弥尔顿的长诗和迪金森的诗,以及毛姆的系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马克·吐温的极富童趣。

    一些英文编写的圣经故事也是在这个时期疯狂汲取的。有时兴致来了也读英译的其他国家作品,比如屠格涅夫的。

    后来个人偏好带有某种反省的、类似个人心灵史一类的叙事,如乔伊斯的,菲茨杰拉德的。

    或者对人性进行反省的寓言式作品如戈尔丁的。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两世以来林义一直保持着读小说的习惯,前一段时间把铁凝的早期作品读了两遍。这真是个既精巧又温暖的短篇。

    当然,读,笑说“此处删去xx字”,想着如何填满方格,也是这年头宿舍里的为数不多的一点娱乐。

    前不久教育部的大领导来学校作报告,在报告时也顺带把批了一顿,但目的没达到,反倒让同学们更感兴趣了。真是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

    林义一伙人还听过贾平凹的讲座,后者提到了自己当年如何因为出了被舆论抨击得住院。

    在大家听讲座的时候,老贾的新书正在开卖。主持讲座的老师在演讲结束的时候“善意”地提醒学生:如果没有买贾老师的书,就不要请贾老师签名了,因为如今贾老师的书法也是很值钱的。

    看看,看看,无论是老贾也好,还是讲座的其他老师也罢,都是打着幌子以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风情的英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每周都会安排一个下午在大教室放映美国电影的录像。比如、、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