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109章 在长安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09章 在长安

    盛夏的长安各处都透着些热烈留炽热的阳光将整座城池照耀得异常亮堂。最炎热的季节即将降临而长安士民似乎也做好了度过炎夏的准备。

    自关中乱起之后长安动荡了一阵人心的动荡民间议论纷纷不过更像是一种吃瓜谈资。虽然王顺“义军”在京兆闹得很厉害杀官掠民凶焰滔天但对于长安士民而言还不足为惧或许是大城的自信吧。

    也就在栎阳、渭南相继乱起之后才有了那么些微的紧张不过都指挥使赵弘殷率军迅速将之平灭再加府衙的宣抚人心尽安。其后果然掀起兵乱的贼首王顺也没能逃过官军的剿杀首级至今悬于西门警示世人朝廷威严不可侵犯造反作乱死路一条。

    长安千年古城汉唐旧都一座让人闻之就无限感慨与向往的城池。当年繁华犹可追忆虽几经战火离殇但历史的底蕴犹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沉淀越显厚重整座城池也增添了诸多唏嘘与慨叹。

    更让人叹惋的是长安不可避免的衰退几乎是整个关中的缩影一般。究其根源战争的破坏气候的变迁丝路的衰落人口的锐减军事地位的下降都是要因但更重要的还得属于政治与经济中心的东移。

    但即便百年沉沦持续衰落长安在关中乃至整个大汉西部的地位与影响仍旧是举足轻重的。十数万人口的城池在当今之大汉仍是排得上号的大邑。

    刘承祐之至同样的有所唏嘘有所感慨。而随着天子的到来似乎将整座城池埋藏许久的热情都给引导出来了上至官吏将佐下至工商百姓都抱有异常积极的态度恭迎天子的驾临。

    銮驾临城之日全城泰半的百姓都至城关、街道迎奉观礼人潮汹涌沸反盈天。并不是官府下令而是百姓自发而来想要一瞻天颜恭拜于道山呼万岁场面十分热烈。

    并不是长安的士民对大汉天子当真有多大的忠诚与敬仰或是从众或是猎奇。另外不知有多少年了长安城没能迎来一位正统天子的临幸刘承祐之至似乎将长安百姓那根植于骨子里的自豪与荣耀激发出来了

    这里是长安!

    对于长安臣民的热情欢呼刘承祐感到喜悦的同时也不禁讶然初来乍到他还是以十分的热忱对臣民们表示回馈身现銮驾之外招手相应。并亲自接见了多名士民代表其中还有一名人瑞老者直接被他赐以勋官、粟禄。

    有个小插曲就是接见的一干士民代表向刘承祐请愿希望能够恢复陪都的地位。对此刘承祐含笑掠过作为一个多疑多思的皇帝这等提议背后若没人推动他是决计不信的。

    当然也不会同意至少暂时不会同意再设长安为辅都就是和洛阳在争地位于刘承祐而言实在没必要生此波澜。要知道大名府元城的邺都名分才被刘承祐废置不久。

    如今大汉是三京制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北京晋阳足以镇压天下保证朝廷的权威得以张扬。

    临长安的第一日除了接见京兆官员、将吏、百姓之外便是查问此番变乱的损失与恢复情况这也是他此来的初衷之一。

    经过初步统计已经有了个粗略的结果受乱十几余县官民死者达八千余人这是直接的人口损失也是最大的损失。至于经济财产的损失受限于统计手段难以估量总归是不少就那损毁的大量田亩、房屋以及耽误收割的夏粮就是一大笔。

    当然对于官府而言平乱、抚民之所出罹难县镇财税的蠲减后续当有个确切的数据那将是最直观的损失数据。当然贼军自百姓所掠钱财那属于官军的战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是不会还与百姓的也没法还。

    说到底治乱之间受苦受难的总是普通百姓。

    到刘承祐驾临长安为止各地基本已经安定下来乱军乱民基本被肃清趁乱作恶的宵小仍在打击。在官府宣慰之下逃难避祸的百姓陆续还乡夏收也在抓紧之中。在皇帝巡视的情况下各地官府没有敢不尽力的同时乱事之后也是出政绩的时候官吏们少不了心怀期待上达天听。

    进长安刘承祐下榻于雍王府。

    夜间王府大堂之间叫上刘承勋一家举行了一场家宴气氛还算融洽。二十三岁的刘承勋已然完全褪去青涩整个人变得愈发沉稳留着点略显性感的小胡茬也越发有威仪。作为皇帝嫡亲的弟弟大汉雍王享受着无上的尊荣。

    吴越公主也是长大了恬静而温雅不再是当年的幼妇并且顺利地给刘承勋诞下了一名王子取名刘淳。

    “会说话了吗?”刘承祐看起来很开心亲自抱着皇侄逗弄了下问刘承勋。

    “才一岁多牙牙学语!”刘承勋俊朗的面庞间初为人父对自己第一个儿子十分喜爱谈及他脸上是敛不住的笑容。

    “叫伯父!”刘承祐一脸和煦的表情盯着小刘淳那明亮的瞳子。

    “伯伯”似乎天生就知道讨好抱着自己的这个陌生男人皇侄囫囵地唤道勾得刘承祐大笑。

    “此子甚是聪明啊!”心情愉悦刘承祐对刘承勋道。

    “应该是二哥恩泽感化让这小儿也开窍了!”刘承勋说。

    “三郎啊!你也学会恭维你二哥了?”刘承祐莞尔道。

    刘承勋嘿嘿一笑倒自在了许多。

    “周岁之时试晬之礼他抓的什么?”刘承祐看起来似乎很喜欢目前唯一的皇侄关心道。

    刘承勋:“一只笔!”

    “好啊!没准将来我皇室之中就出了一名文坛大家呢?”刘承祐轻笑道。

    “那我就替这小儿谢二哥吉言了!”

    关爱了一番皇家血脉刘承祐方才放下并赐了块玉家宴继续几个皇子对尚在摇篮的堂弟很感兴趣分外惊奇轮番观看调戏

    妇人妇言刘承祐两兄弟也同案饮酒叙谈。在府是兄弟但君臣总归是大于兄弟的刘承祐也不可能只与其弟谈些家长里短。

    “你在京兆也有些年头了远离京师娘亲那边也时常想念。此番你就随我回东京吧侍奉一番娘亲也让她看看惦念已久的孙儿!”与刘承勋碰了一杯刘承祐平静地吩咐道。

    “是!”闻言微讷但面对皇兄的吩咐一点反对的念头都不敢有。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迟疑了下刘承勋声音都低落了些:“二哥此番关中之乱尤其是京兆重创我有失察之责让你失望了”

    “这与你无关不必自责!”瞥了他一眼刘承祐淡淡道:“治事理政的另有其人你不必有负担!”

    迟疑了下刘承勋说:“这些年京兆治安典政理事太傅竭有其力兴教育民造福乡梓口碑向来不错。希望希望二哥能够从轻发落”

    “谁说我要发落李崧了?”听其言刘承祐玩味道。

    “我猜的。”稍顿刘承勋说出心中想法:“关中逢此乱事道司变动颇多京兆岂能幸免!”

    “看来这几年你确是成长不少!”刘承祐对弟弟的变化似乎很是认可抿了一口酒悠悠道:“你能顾念师生情分我能理解。不过有些事情朝廷这边尚无定论不要妄自揣测以免引得人心骚动怠政误事!”

    “是!”刘承勋张了张嘴低声应道。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