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83章 抉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83章 抉择

    脸上洋溢着笑容尽展欣赏之意冲安审琦道:“有此雄壮之师镇守北境朝廷乃安!类此师徒者不消多只需万卒何愁北虏不定雠耻难雪?”

    刘承祐这话也就是耍耍嘴皮的功夫了师旅有强弱兵卒有勇怯迎驾的官兵都是北军中的精锐菁华若真有此过万卒众当真可恃北讨了。

    对其言安审琦平静地应道:“陛下壮志雄心终有一日可实现!”

    “对了燕王到哪里了?还未南至吗?”刘承祐问。

    闻言安审琦禀道:“昨日收到哨关上报燕王一行已近永清估其脚程今日也当至!”

    皇帝巡至北边自然少不了召见燕王赵匡赞并且提前下诏召燕王南下欲于瓦桥关举行会面联络感情。而赵匡赞显然也奉诏南行了。

    “随众有多少人!”刘承祐问。

    “千骑轻甲!”安审琦说:“臣已下令让沿途关卡、驻军严密监视警惕不测!”

    “不必如此!”听其答刘承祐当即拜拜手:“燕王镇守幽州多年乃柱国大臣燕卒亦是我汉军儿郎这般戒忌之举反倒显得我们心狭引起其疑虑。

    传令下去放开关卡道路沿途官兵当以诚相待不得有怠慢迟误之举。另外朕遣近臣北迎你派一名军官为向导!”

    “是!”安审琦拱手恭维说:“陛下胸襟开阔以诚相待令臣钦佩!”

    稍微停顿了下安审琦一脸坦然状说:“陛下非臣背后进谗臣就任北边亦有两载对幽州与燕军也有所了解。其镇关多年本自成一系早年时汉辽激恶边境交锋不断幽州为北面屏障作为汉辽之间的缓冲功效甚大朝廷得以徐图恢复专心南事。

    然而自乾祐四年汉辽和议以来边境少事国民得安幽州横亘于汉辽之间则属左右逢源首鼠两端。几年下来燕王多年不朝与朝廷已是若即若离”

    比较难得地安审琦主动提起幽州之事表示其担忧。闻之刘承祐脸上笑容微敛说:“幽州之事安卿的顾虑朕岂能不知。只是当初以幽燕派赵氏父子便可料今日之局情。不论汉辽之间关系如何燕王与幽州对大汉北疆防御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陛下!”安审琦说:“时移世易今非昔比今日之局势也大异于当年。于大汉而言燕军之弊也更甚于其利。

    据闻如今幽州常年备有一万步骑诸关塞堡垒及涿、易二州亦布置有一万多军丁。以三州不到二十万民供养两万多兵备可称穷兵黩武而朝廷每岁还需调拨钱粮助其养兵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而燕军下属多骄兵悍将不敬朝廷唯尊燕王

    臣以为当此之时陛下当速下决断对燕军采取动作以作剪除消弭祸端一解燕军之忧。否则长此以往必致大患甚至可能影响对契丹大局!”

    安审琦这一番言论刘承祐眉头锁了起来沉声说道:“安卿呐你是一言将朕心中的隐忧尽数戳破了啊!如你所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契丹休整这么多年国力日复大敌在北不宜轻动啊!”

    “正因如此则更不当与其挟敌自重的机会如今方可制日后难料啊!”安审琦说道:“以陛下之英明只怕对幽燕之事也是洞若观火还望早定决议!”

    “依安卿之意朕当如何解决?”刘承祐轻轻一笑看着安审琦。说起来即便被委以北面都部署之职统管诸军但这还真是安审琦头一次主动向他进言献策谋国谋军。

    安审琦语气坚决地说:“燕军之重首在燕王其诸子尚幼除其之外无可主事者。此番其奉诏南来谒驾不若趁机将其扣留而后迅速派军北上在其群龙无首之际以疾厉之势占得幽州削平燕军!”

    “安卿此策是要朕失信于人呐!”听其建言刘承祐喟然道:“如依此策燕王或许能够受缚然如欲剪除燕军顺利接收幽燕三州可不是那么轻易的。稍有差池便是幽燕大乱即便能够成功北境维持多年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啊倘若事情做得不够利落引得契丹插手局势则更加不可测”

    “以今日之小乱而定未来大势利弊如何请陛下审思之!”安审琦郑重道。

    听其言刘承祐一时没有接话而是陷入沉思显然在权衡者利弊。而安审琦从刘承祐口气中也能感受到他实则是动心的只是顾虑影响顾虑北方多年安宁的大局一旦迈出那一步北疆的局势将陡然而转。

    至于召燕王南来会面突然发难虽有背信弃义之嫌但始终是靠后考虑的。对于刘承祐这样的君主而言利弊才是决策行事的权衡标准。

    就幽燕之事并不局限于幽州契丹的态度与反应也是参考因素而契丹那边是不受掌控的

    见皇帝不作声安审琦又道:“陛下的顾虑臣能体会一二。但不管如何对燕王及燕军必须有所限制有所削弱以免其继续坐大!”

    听安审琦这么说刘承祐目光微凝冷声道:“朝廷但有动作伸改弦更张之意必致燕王疑惧。要么不动动则彻底以霹雳之势解决问题将动乱消弭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之内!”

    皇帝这番表态安审琦微感讶异心中不禁感慨大汉皇帝的判断力果然出众看问题也犀利深切綮肯。

    考虑几许刘承祐伸手指住还欲说话的安审琦说道:“安卿之意朕已深明之勿复多言让朕再想想!”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是!”见状安审琦揖手道。

    “再者燕王未至此事尚属空谈!”刘承祐突然语调轻松地补充了一句。

    安审琦闻之眼神微亮天子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燕王若到了就有可操作性了

    君臣之间未复交谈安审琦危然而坐刘承祐则陷入了沉吟。说实话对于幽燕的问题他这个皇帝心里怎么会没个谱。这些年幽燕三州的发展燕军的情况赵匡赞的政治倾向他可时时关注着。在幽州安排了那么多人也不是白吃干饭的。

    可以说幽州的变化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的监测之中。但也正因如此才会让刘承祐感到棘手常年的渗透布置确有效果但如欲起到倾覆效果还差得远。

    幽州本质上还是个军政府核心在于军队而对燕军的渗透并不容易。收买、分化、瓦解是个细致活既要有成效还得避免引起反弹

    经过这些年的中央集权几次削藩下来作为如今大汉朝廷属下唯一还保持着半独立性把持军政大权的燕军地位实则已经有些尴尬了。但是有别于其他方镇刘承祐想要庖丁解牛般地收其权制其军难度也是不小的根源还在于契丹。

    还是那句话燕军难以翻出朝廷的五指山唯虑契丹的影响。毕竟汉军若解决了幽燕对于契丹而言绝不是个友好的讯号。

    而如安审琦之言幽州作为汉辽之间缓冲屏障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朝廷自可兼之只是多年下来三方都习惯了刘承祐需要考虑打破平衡的代价。当然可以预见的幽燕的问题时间拖得越久将来解决的难度也会更大。

    但是一旦动燕军北方的局势会发展到何等地步又存疑了。燕军能否顺利收服幽州能否迅速平定纳入朝廷掌控契丹会不会参与进来会不会影响到南征战略

    不得不说安审琦这猛然一谏言让刘承祐思绪狂涌给他出了个难题又到他在权衡利弊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