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60章 都安心了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60章 都安心了

    傍晚时分郭荣自衙署归没有回府而是吩咐着车驾直向邢国公府。就如往常一般直入内园正遇主母张氏。

    郭荣行礼张氏比郭荣实则并没有大多少岁但看着他倒是一脸慈祥的表情毕竟身份在那里。知道郭荣关心什么指着身后温声说:“夫君知道你要来在房中等你!”

    就如刘承祐“关怀”的那般郭威直接在榻上待了一天。郭荣入内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药味眉微凝快步上前恭敬地站在榻前。

    “你如今也是大汉国公论勋爵论权位都不比我轻就不必这般站着了我可当不起!”见其状郭威还有心情对养子开着玩笑。

    郭荣却一板一眼的:“在朝为臣在家为子朝仪不可废家礼不可败!”

    “坐吧!”对其表现郭威也不觉奇怪朝他伸手示意。

    郭荣这才坐下。

    “今日入朝之后便听闻父亲告病卧榻不起再度向陛下请辞。”郭荣微微一叹:“病情如何?”

    “你应该也知道我是心病更胜于体疾啊!”郭威微微苦笑。

    “我在衙内便闻听闻你染病陛下与宁妃亲自过府探视了。”郭荣这么说。

    郭威似乎有些感慨:“传得这么快?”

    “朝野尽知啊!”

    “陛下对我的恩遇与厚待实在让我承受不起了!”郭威显得有些无奈。

    “今日陛下与父亲相谈结果如何?”郭荣直接问。

    对此问沉吟了一会儿似乎还在回忆对话情形郭威说:“我与陛下已是心知肚明我也对他尽陈其情如没有意外用不了两日诏制就下来了!”

    又是一叹郭荣问:“父亲去向如何?去洛阳吗?”

    “不管留在开封还是洛阳只怕都难彻底消除隐患!要走所幸走个彻底!”郭威感慨着:“思来自尧山出也有几十年了当年代天巡边也是过家门而不入。人越老这思乡之情越重我同陛下也算心有灵犀了他当会准我回尧山。楚霸王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今朝我郭威衣锦而归也是光耀门楣顺便重修郭氏宗祠!”

    见郭威这般坦然郭荣心情也轻松了些想了想说:“过个十年八载父亲未必没有再归京师之日!”

    “以我的身体能不能再活那么久都是问题!”郭威洒然道。

    见郭荣想要说些什么郭威伸手止住他神情逐渐恢复了严肃异常郑重地对他道:“有件事情我思虑已久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父亲请讲!”察觉到郭威语气的变化郭荣脸上也增添了几分严肃性。

    坐起身深吸了一口气郭威说:“你改回柴姓吧!”

    说是商量但语气很坚决。此言于郭荣而言不啻于一道惊雷在脑中炸响脸色剧变难得失态地站起了身。然而过硬的心理素质让他迅速稳定下心神又慢慢地坐了下来沉容思量几许抬眼看着郭威问:“有此必要吗?”

    显然郭荣明白郭威此举目的所在。而观其表现郭威也有所感慨像郭荣这样的子嗣他又何曾舍得啊。

    “其实早在淮南之战以后我就有此打算!”郭威郑重地点点头:“唯有如此方能彻底打消陛下的疑虑也向其剖胸以表我父子心迹!自回京以来我也在认真思量郭氏在朝中、军中的影响还是太大了天下逐渐归治天子又非易与之主而今大权独握手掌乾坤岂能容郭氏。

    似符家、高家、折家在朝中的权势、地位可谓雄厚了吧但那终究难触及根本。而我们则不同发于河东起于禁军这才是护持刘汉江山的主要力量。如今更进一步又成外戚纵陛下不加猜疑我都觉心惊胆战。

    乾祐初年的辅臣而今也只余下我一人了。陛下纳郭宁给我晋相给你封国公无一不是予我以暗示唯有求退而保平安。”

    顿了下郭威继续说:“以你的精敏想来也能看中其中的问题。我知你是个有大志的人陛下用你固然是看重你的才干但是郭氏的身份怕会成为他心中的一根刺时间越久扎得越深终会成为他信用你的阻碍。

    一旦脱离郭氏的身份你便可以自立门户放开手脚大施才干辅弼圣朝削平诸国一统天下还复河山青史留名。”

    “你未及童冠便跟在我身边小小年纪便能将府中庶务打理整齐供养上下。当年我家道中落膝下无子收你为子既是喜你谨厚也想传宗接代!”说着说着郭威又回忆起来语气中也带有少许感伤之色:“但如今时移世易我却不好再让你这当朝枢相承郭家之嗣。”

    “另一方面!”郭威露出了点笑容:“陛下恩典过重使我父子两国公放眼满朝也只有榆国公(李洪信)、寿国公(李少游)那父子能相提并论了。若我有些私心的话也为将来将这公侯之爵荫与郭信、郭侗兄弟俩了”

    郭威说了这一大串的顾虑与考量可谓推心置腹了郭荣的心情也彻底平复下来。迎着郭威的目光郭荣起身这回动作犀利多了径直跪倒于榻前朝郭威连磕了三个头沉声道:“父亲既然心意已决只有恕儿不孝了!”

    见状郭威也不窝在榻上了直接掀开被子赤脚落地双手扶起郭荣两眼也有些发红:“你这是让我汗颜情何以堪啊!”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平静了两日大汉满朝臣僚开始进入吃瓜模式。皇帝一道诏下以邢国公郭威风症严重引发旧疾不能视事正式准他所请允他辞去身上一切职衔回乡归养。

    其后又降诏加郭妻张氏二品诰命夫人赐其幼子郭仪正六品朝议郎又增加食邑三百户。

    就这样还朝拜相升国公入政事堂仅一日的郭威彻底宣布告别朝阙。而朝中对此自是议论纷纷似乎李涛这些身处高位者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稳坐钓鱼台处置国务。

    那些中低层职吏则多了些猜测毕竟在常人看来七月以来郭氏声势浩大隐隐有盖过李氏、符氏成为大汉第一外戚权贵的声势并且实权重大然而不过十余日这一页就彻底翻过去了。

    同时郭威的告老在军中也引起了一些波澜当然那些旧部、深交之将领更多的只是表示可惜毕竟郭威也才五十来岁。不过身患重病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再加天子待遇尤渥也都没有继续关注。

    而随着郭威的归养皇帝安心了皇后安心了宰相们安心了郭威自己也安心了

    在其后再度引人注目的便是郭荣复姓认祖归宗。这件事情当然是郭威归养的后续并且一定程度上比郭威归养本身更值得重视与深思。

    对于很多人而言郭威虽去但郭氏这面大旗犹在郭荣就是那个仍旧高居庙堂、执掌重权的掌旗者还可以作依附郭氏的那些将吏们的靠山。

    然而郭荣都不姓郭了在很多人那里又将打个折扣。当然不是说郭氏从此倒了毕竟宫中有宁妃郭信、郭侗兄弟也在为官但与郭威、郭荣相比那又是两码事。

    对于郭荣复姓刘承祐既是意外又是欣喜郭氏父子的这番举动让他看到了两个字:诚意。

    事实上以郭荣如今的成就与权势再继承郭威的影响力用不了几年刘承祐或许便会如忌惮郭威那般忌惮他。但是郭柴分离那么这个时间就可以持续得更久也可以让刘承祐更放心地用郭荣。

    虽然二十多年的父子情谊是没那么容易舍弃的但是不要小瞧一个姓的更改那是法理与名义上的割裂涉及到财产与名望的继承影响是尤其深远的。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