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144章 赵家父子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44章 赵家父子

    在郭府中郭威带着子、婿筹虑将来打算之时另外一座府中赵弘殷与赵匡胤父子俩也正秉烛而谈。只是比起郭府的气氛赵家父子俩之间要轻松得多。

    赵府坐落东京东北距离皇城比较远但靠近北市只隔着一座里坊平日里站在府中阁楼上便可望见市内盛景。整座府邸占地不算广甚是普通仿佛映照着赵家在北汉朝廷中的地位一般。

    府中人丁却是不少除了家眷之外算上仆人、部曲一家子足有六十余口。前两年赵弘殷父子先后在外任职家中都由赵母杜氏操持内外事务教育子女家风甚严。

    如郭威如赵弘殷乃至郭荣、赵匡胤彼等在原历史中能够有那般事业成就都离不开一个贤妻良母大抵运道如此。

    赵弘殷在乾祐三年冬奉诏领军随折从阮讨伐西北叛虏且一去便是一载直到去岁刘承祐御幸淮南之前方才有个结果杀牛、野鸡二杂胡相继臣服。

    在外征讨一年经历厮杀苦寒也是开春之后方才归来带着满身风尘几处伤痕在东京休养至此。

    赵弘殷骁勇性格强悍严毅而有雅量对赵匡胤的影响很大而赵匡胤对乃父也十分敬重。同归于府亲自侍奉。

    “我儿在外三载而今归来却已建得大功闯下如此名声!”看着赵匡胤赵弘殷语气虽然未显波澜但双目中的快慰却溢于言表。

    “若无父亲教诲岂有今日!”在乃父面前赵匡胤显得十分恭顺。

    摆摆手赵弘殷则道:“你自少年起便独自一人飘零于江湖兵荒马乱乱世流离历经其间苦楚方有今日。这些终究还是靠我儿才器啊!”

    听赵弘殷所言赵匡胤似乎也回忆起了当年那段漂泊州郡寄人篱下增长见识磨砺心志的艰难时光。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此番在淮南虽有战功但军中又岂只儿一人?”回过神赵匡胤道。

    “不骄不躁甚好!”赵弘殷不由颔首对于二子的成熟更加满意。

    或是情绪有些波动赵弘殷不由重咳了几声见状赵匡胤赶忙上前抚其后背:“父亲还当保重身体!”

    摇摇头赵弘殷一脸豁达:“打了一辈子仗身上积创颇多旧疾而已不妨事。我等武臣卖命厮杀方有今日高门爵禄!

    此番你我父子二人算是用武力与功劳在这大汉朝讨得一份前途军政之间终我赵家一席之地啊!”

    “父亲何故提及此?”对于赵弘殷的感慨赵匡胤稍显讶异。

    赵弘殷看着赵匡胤有点严肃地说道:“为父虽只一介武夫见识鄙陋然从军三十载历经三代王朝几十年世事变化多少也有所得。

    就我所观当今大汉天子论英明睿智不下当初庄宗、明宗。更重要的是天子还年轻富有春秋继位不过数载便已取得如此功绩。

    雄主出世国家稳定既少内患必取外忧。如不出意外在为父看来或许用不了多少年天下将复归一统!”

    “我赵家没有什么野心但当此大变之际却也不得不有所想法抓住机遇为子孙后代谋一份长久恩泽福荫!”赵弘殷说着满脸的感慨:“为父无用到如今的年岁仍旧只是一厮杀汉不能给你的提供多少帮助”

    “父亲切莫如此言语!”赵匡胤轻抚其父之手郑重底道:“儿这一身尽出于父已是恩若天高岂作他求!再者功名富贵但求一双手博取即可!”

    “哈哈!我儿豪情壮志必有所成!”用力地拍着赵匡胤肩膀赵弘殷说:“只可惜而今赵家人丁稀薄你弟弟们尚未长成否则还能有些帮手相互扶持。日后我赵氏这副担子要由你一肩挑了”

    在赵氏父子言谈间一名少年突然从门外探出了脑袋朝里张望尚未束发面容稚嫩不过双目之中透着机灵。

    来者是赵弘殷的三子赵匡义现年不过十三四岁和赵匡胤一样也是从兵营里长大的为人甚是聪颖在其母杜氏的教育下更是卓尔不群。

    见到三子赵弘殷朝他招招手:“三郎进来吧!”

    得到允许赵匡义这才入内规规矩矩地朝父兄行礼:“爹爹二哥!”

    “坐!”赵弘殷脸上带着严父的笑意指着座位对他道。

    赵匡胤在旁看着三弟笑道:“几年未见三弟都长大了!”

    “爹二哥你们在谈什么?”此时的赵匡义对于父兄是有些敬畏的但是耐不住少年心性好奇问道。

    “无他谈了谈淮南的战事罢了!”赵匡胤说道。

    闻言赵匡义两眼顿时亮了机灵地转悠了几圈期待地看着赵匡胤:“二哥可否给我讲讲近来我也学了一本兵书粗通兵道也许我们能讨论讨论兵法请二哥赐教!”

    “小小年纪如此狂妄!”赵弘殷却当即训斥道:“读过一本兵书就敢称知兵法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挨训赵匡义脸色顿时一苦。赵匡胤见了冲其父道:“父亲息怒三郎有好学进取之心已是难得我为兄长只有教学之责!”

    赵弘殷表情这才和缓看着三子问:“你来此作甚?”

    闻问赵匡义反应过来道:“天色已晚娘让我来问爹和二哥有没有谈完备好的晚食快凉了”

    这下赵弘殷都坐不住带着兄弟二人赶忙往堂间而去。赵弘殷虽是一家之主但在府中杜氏实则还是说一不二的对于其妻也是敬重不已。

    赵匡胤回府本就比较晚又与其父畅谈许久。夜深人静之时旁人皆已歇息赵弘殷一家却是其乐融融共享家宴。

    ……

    皇城东南脚下里坊一座贵邸牌匾书“王”是三司使王章府。虽然还在三司职上但已经过了一年半王章完全未理政事。

    如今的王章已经在病榻终日与药石做伴形色枯槁眼瞧着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

    其女及其婿张贻肃此时正跪于榻前有些伤感。

    王章虽显吃力但语气还算平静也不废话直接冲着张贻肃叮嘱道:“以此残躯病体只怕坚持不了多久了我死之后朝中再无人可庇佑你们了。

    老夫膝下无子唯有一女你为我婿赚下的这点爵产都交给你了!”

    睡着王章顿了下大喘一副气力不济的样子听其言竟然在做遗嘱一般。

    王氏在旁嘤嘤直泣张贻肃也是面色动容:“妇翁何出此言?还请安心将养勿作他虑!”

    “我已病入膏肓非药石可治!”王章看得很开的样子问张贻肃:“你可知我此番为何让你随征淮南吗?”

    张贻肃拜道:“请妇翁赐教!”

    王章缓缓说道:“你虽无经国之才但胜在稳重谦慎少争强上进之心。我在则陟迁无碍我不在诚可虑也。

    此番拼得一张老脸方使你近侍天子。”

    说着王章一只枯瘦的手紧紧地抓着女婿的手严肃道:“务必谨记一事在朝为官做事尽心效忠天子依诏而行不作他想可保平安富贵……”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