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

    此前汉唐之间榷商和议细节之时刘承祐御驾南下历阳和约达成之后淮南之地再无战火只待交接完毕自去岁秋动兵始汉唐两国持续五个月的战争便可宣告结束了。

    二月十五日刘承祐自历阳北上驾临滁州宿于清流县。大抵是战事结束南征战略达成大获全胜刘承祐心情放松趁着天气好与王朴等臣登县西之清流山。

    正值仲春时节春意已浓山林之间已尽染新绿。清流山算不上高险但够曲折山中口便为清流关卡所设之处山野之中多牡丹春日正盛牡丹虽迟但漫山遍野之间已然尽是山花烂漫万紫千红。

    找了几名山农充当向导沿着山间小路自关南绕至关北既可起登山之效还可探出一条偷袭小径。

    穿过一个豁口当真豁然开朗顺势倚于山石暂作休息。侧耳倾听除鸟鸣之外尚有溪涧淙淙那是请流水的流逝声。

    “清流关下请流水请流水过清流山。”刘承祐来了诗兴顺口念了两句然后便后悔了。

    王朴与李昉随驾也是意外地看着刘承祐天子虽偶有“名词佳句”但总是简短不全。此时听其吟诵却是一派平俗诗头并且戛然而止。

    迎着二者的目光刘承祐脸皮也不禁发红摆了摆手强行笑道:“罢了朕实无诗才让二位见笑了!”

    闻言李昉则道:“诗词终究小道陛下雄才尽在治国用兵!”

    对其恭维刘承祐不以为意轻笑两声随即表情一敛:“朕方才所吟都不许传出去否则定不轻饶!”

    不管怎么样这等打油诗若是传出来还是有损于他大汉天子的英明。

    “是!”见状周遭之人齐应不过语气倒是挺轻松的。

    “李昉!”刘承祐似乎有意岔开话题问道:“听闻你在写南征记事?”

    “正是!”李昉应道:“此番陛下南征尽取淮南十四州拓地千里增民百万江淮臣服。臣有幸从征详观陛下之政谋权变大汉将士之精悍善战心有所感欲综述之记为文章!”

    “不错!”刘承祐抬手吩咐道:“成书之后当呈与朕一览看看从你笔下此次征唐是怎样一番记述!”

    李昉自然喜而应之:“是!”

    “此书朕取个名字吧!”刘承祐看起来确实很有兴致道:“就叫《南征述略》吧!”

    “是!”

    歇息了一会儿刘承祐差人问还有多久出山向导答约有二十里山路。登山也就求个心情看个意境山路走多了也累。不过自己选的路再苦再累也得咬牙走下去。

    “当年朕能随军急行百里翻山越野如履平地这不过几年下来髀肉横生体力竟有不支!”刘承祐感慨着。

    他都如此王朴与李昉则更不堪了。听其言一边喘着粗气王朴说道:“陛下劳心以御万民其间苦楚更胜于躯体之乏啊!”

    “平日里劳形于军国大事抽得闲暇登高望远确有旷达心胸之效!”刘承祐说。

    偏头见王朴实在难耐其累刘承祐当即唤道:“李继勋!”

    很快前方一名身材精瘦的将军踩着曲折小径快步而来:“陛下有何吩咐?”

    此番随驾护卫的是两百奉宸营卫跋山涉水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是很轻松的事情。

    指着王朴刘承祐吩咐着:“找卫士轮番背上王尚书!”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是!”

    “谢陛下!”王朴苦笑着却没拒绝天子的好意只是老眼之中难免感动之色。

    趴在一名卫士身上缓过劲儿来王朴却忍不住同刘承祐谈起了国事:“陛下而今汉唐和议江北唐军陆续南撤观其动向当再无异议。我朝也当着手善后事宜了!”

    “王卿真是一刻也不忘公务啊!”刘承祐叹了句说道:“朕早在考虑此事兵争武功只是胜利了一半夺其地而守之安其民复其生产则还需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啊!”

    “陛下胜而不骄头脑清明老臣佩服!”王朴说道:“另淮南十数万军民淮北十万民夫也当尽快撤还放归了。二月已中旬中原农事已有所耽误了!”

    “此事确实可以着手安排了!”刘承祐点着头:“回行营之后便降诏晓谕各州此次南征所有征发之淮北役夫皆免两税一年。军前效力者两年。役夫有功劳者另行赏赐;伤亡者优以抚恤。朝廷得遣专员负责战后抚慰之务!南征有此胜果非独将士之功这些民夫之苦劳亦不能抹杀啊!”

    刘承祐此议对于北汉而言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他就是舍得比起人心之收拾安抚这些支出又不算什么了。与此番南征的收获相比更算不得什么了仅仅在各州府库所取之资已是巨收。

    对此王朴显然表示认可。

    “对于淮南诸州的善后事宜王卿有何想法?”刘承祐问。

    王朴明显有过考虑的样子闻问几乎不加思索从容叙来:“以臣之见一切当以稳固安抚淮南民心为主。此次征淮历时虽则不长但对淮南州县的破坏堪称巨大尤其是寿、泗、楚、庐四州。

    各州之间逃难离家避难于山林者不可胜数当尽数招抚之还其家园复其农桑。臣观唐政对于淮南民而言杂税甚多陛下可尽罢之。各地官府又贪暴之吏当依汉律正法。

    稳固民心得复其产不消三载以淮南的底蕴便可成为大汉之粮税重地使朝廷不再受拮据之苦。另淮南之官吏多有亡奔南渡朝廷当自中原选拔良才充任以固大汉统治。对于淮南当地愿意投诚效力于陛下者也当拣其口碑善者优待之许以官职”

    王朴一口气说了许多刘承祐是一边走一边听一边点着头评价道:“王卿所议几与朕不谋而合啊!”

    “淮南十四州东西千里广大之地千头万绪诸事纷杂啊!”刘承祐长叹一声。

    王朴倒是显得很自然语调轻松道:“征伐之险阻已为陛下所跨过而今大局已定安民施政拨乱反正虽同样艰难繁琐但陛下只需以良臣从容任事抚之即可!”

    “王卿以为何人可领淮南军政之事?”刘承祐顺口问道。

    闻问王朴张了张嘴却按捺住了说道:“陛下属意何人?”

    刘承祐表情间流露出少许玩味:“前日王峻向朕请命说淮南新下诸事未定愿领军为朕驻守以安东南!”

    “陛下当没有同意吧!”王朴问道。

    “还没有!”刘承祐一摆手。

    见状王朴松了口气旋即表情严肃地说道:“陛下淮南重地断不可与人当为中枢直辖以臣治之以将守之!”

    刘承祐嘴角微微勾起:“王卿的意思是要朕在淮南行军政分离?”

    “正是!”王朴直接点头并且从卫士的背上下来走到刘承祐身边认真地说道:“陛下唐季乱世之根源藩镇权重朝廷难制干弱枝强三代以来虽然有所改善陛下即位以来更是不断加强中枢权威但天下州镇数目仍巨。

    陛下如欲改弦更张革除旧弊淮南之地新下正可用以新制!”

    王朴的意思刘承祐听出来了就是让他将淮南当作一个试行地彻彻底底地进行军政之分离。

    轻轻一笑刘承祐说道:“朕确有意改制将淮南分为淮东、淮西两道设布政使司掌一道之政;设按察使司掌一道刑名按劾之事;另置都指挥司掌一道军事管辖诸州防御、团练、乡兵辅以禁军戍之。”

    刘承祐虽只简单地提了下但已然让王朴两眼发亮。

    顿了下刘承祐继续道:“具体细节犹待还京后众臣参议定制。但淮南这边落实履制之臣朕已考虑好了。就以卿为淮东道布政使统管政事治扬州。北归之后善后事宜就尽数落于王卿身上了!”

    闻言王朴没有多话只是一副舍我其谁的郑重表情拱手道:“臣奉命!”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