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86章 笼络人心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86章 笼络人心

    刘承祐的发言基本上都是对这些青年将校的褒奖之辞也将他爱将爱才的明君风范给展示出来。在场的青年将校虽然好些人刘承祐并不熟悉甚至看着面生但召见之前他是做足了功课。

    对于每个人军职如何履历如何有何作为此战立了多少功都一一有所提及。并且没有在马、李、符、高这些沾亲带固的将校上费太多口舌而是着重在与李重进、张永德等人交流上。

    这个表现很得人心纵使是一时激越刘承祐还是取得了这干青年军官的好感。

    一直以来在军队方面刘承祐都格外重视。当初还在龙栖军掌兵的时候便时时笼络各级军官军中每又职缺迁补调动还不忘接见将校。

    登基以来对于禁军上层的将帅、都指、军头们倒不忘拉拢安抚时不时地召入宫中谈两句话。每月还有一次“军事座谈会”。相较之下对于作为禁军中坚力量的这些中下级军校有所放松。

    此番刘承祐便是趁着全平叛尽全功威势大盛之际对中下级的禁军军官施加影响邀买人心。武夫当国的国情与风气是地方反复战乱屡发长年累月下来所形成的一个痼疾其间根源往前甚至能追溯到中唐以来的藩镇之祸。

    对于老一辈的将帅军头彼辈大多自这个时代的混乱与血腥中成长起来的少则效力二、三代甚至有不少人自唐末便崛起见证了自后梁至今四十多年的王朝更替。

    对于那些人刘承祐已基本放弃了改变的想法。人的思想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而军中新崛起的年轻一代则不一样了年轻人总归是更加容易被影响被蛊惑被收买的也更容易被控制。

    那些老将军头刘承祐还是打算拣其能才者委用。毕竟大汉无论军政都可以说是继承了唐、晋乃至朱梁的遗产而宿臣老将还是而今大汉的统治核心不可能一下子尽数清除。但是对于那些无德无才而顽固不化者逐步替换是应有之义。

    军队的更新替代是时刻进行着的老将代表当下少壮派代表的是未来。而应召而来的这些人在军中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批人只要彼辈正常发展未有半道而殁日后的大汉军队必定有彼辈一席之地。

    这个时代虽然也是草根崛起的时代无数武夫靠着一身武勇拼杀上位。但禁军也是讲传承的而堂中的这些军官凭其出身关系不论从起步还是上升渠道上都比普通人要快得多。

    就如刘承祐开场所言彼等乃是日后大汉禁军的骨干中坚。

    费了些口水拾杯抿了口茶刘承祐轻声唤道:“赵匡胤。”

    正在下边恭听天子垂训的赵匡胤一愣在堂间诸将校异样的目光下快速地稳定心神出列这下可不敢偷偷地打量天子了很规矩地行了个礼:“小人在!”

    “不必拘束抬起头来!”

    大概是刘承祐态度比较温和又或者赵匡胤心理素质很强直身而立目不斜视只眼睑微垂一副坦然的表现。

    刘承祐打量着赵匡胤想看看“宋太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传奇人物。盯了一会儿却是没有太多惊奇可言。个子不矮身材魁壮长相端正年纪比自己大点另外就是气质上稍微成熟一点至于其他的并不能看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就如当初第一次见郭荣之时一般若非受来自另外一个时空固有印象的影响仅凭第一印象刘承祐绝不会高看他一眼。相较之下还是郭荣给他的印象更深一些毕竟郭荣器貌“英奇”。

    刘承祐一边打量着一面思绪飘飞使得堂间的气氛微变。其他人惊奇于天子何以对这姓赵的小子另眼相看而赵匡胤在刘承祐的目光下心里也不由泛起了点嘀咕。

    “城破之时众军皆涌入欲建功。而朕听闻独东西班军向北拦截带人突围的李崇训是听你的建议。莫非你早有预料叛军会有此动向?”终于刘承祐开口发问。

    闻问赵匡胤心下微松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答道:“回陛下永济城西临大河陛下围东、南而缺北口。小人只是思城破之时众军涌入贼势一去叛军必如鸟兽散东南两面众军若有贼欲北逃唯北面一途得生的机会大些以己度之事后果然。却是小人自作聪明了陛下早安排了王使君等将军”

    赵匡胤显得挺谦虚的但从其回答便可知这明显是个会用脑的并且抓机会的能力相当强。城破之时大部分人都想着进城赚功但禁军人那么多分下来能有多少。反倒是东西班另辟一道配合着王晏将北逃的那一小部分叛军歼灭。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投降而选择突围北遁的绝对是叛军中的顽固份子比起那些果断投降的叛军士卒更需剿灭。这些叛卒功劳的价值更高。并且俘虏李守贞的家小这功绩更加实在。

    思及这些就凭借这眼光刘承祐都会对赵匡胤高看一眼。事实又证明能在历史上闯出那么大的名头开朝立国绝非凡人纵在微末亦显其不凡之处。

    “有此眼光便可为将帅之材!”刘承祐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刘承祐这话赵匡胤意外之余自感荣幸:“陛下谬赞了小人实难当!”

    而相较于其他人或羡慕或惊诧的目光杨业则有些异样因为类似的话当此天子也对他讲过

    听其自称刘承祐说:“你此番投军还未入军籍吧”

    “是。”

    “以你此番之功宜授指挥使这样回京之后调至散员军中吧!”刘承祐想了想说道。

    “谢陛下!”天子都亲自许官了赵匡胤心中微喜赶紧拜倒一副感激的模样。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当接见结束这些军官告退而出的时候都是不由议论纷纷大多面带喜色。大军之中与他们资历、职缺相类的军官成百上千但只有他们受到了天子的亲自接见这都简在帝心了怎能不喜。

    刘承祐此番就是来笼络人心的但是笼络人心也不是光靠一张嘴就有用的哪怕他是皇帝。

    故在与这些“少壮派”的交流中或多或少有些暗示比如嘉奖提拔之类。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