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世祖> 第143章 艰难度日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43章 艰难度日

    对于刘承祐的亲征建议刘知远还没发话杨邠便忍不住出言劝告:“杜重威再猖獗不过一冢犬着一大将率师可擒兵凶战危何劳陛下亲往。陛下为天子当居国中理阴阳定人心岂可轻出。”

    听杨邠这番说辞刘承祐心中不免厌烦若是太平年代也就罢了如今这个世道马背上的皇帝怕什么兵凶战危。刘知远入开封一路坦途未彰君德未显君威亲征杜重威正可借机煊威天下震慑异己。

    至于亲征的风险毕竟成败关乎皇帝的威严严重点甚至完全影响到国运与江山稳定但是以如今朝廷的实力都做到这个地步了若不能拿下杜重威那这大汉也就没资格雄立于中原了。

    当然刘承祐自然也存着小心思。刘知远若亲征他必请随行将兵在外可供他活动的空间可就大了。

    不过刘承祐显然些一厢情愿了。刘知远并没有直接表示看法而是不动声色以一种不可捉摸的语气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在这一点上包括苏逢吉在内都表示皇帝不可轻出。只有郭威也只是保守地表示对刘承祐的支持建议先遣兵马征讨看结果如何。

    接下来的商议就那么平淡地避过了“亲征”的话题君臣一干人商量着主帅人选这个不合适那个不合适讨论地热火朝天。不过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刘承祐只有一种感触最为深刻:这不是他的朝堂!

    不苟言笑前脚走入枢密院后脚郭威便跟了上来:“殿下!”

    “郭公。”刘承祐朝其点头打了个招呼。

    随着两人入内几名属吏忍不住抬眼看了看又迅速地低下头。枢密院内包括魏仁浦在内有十数名属官各劳其事司其职。

    若说如今大汉的诸衙署最像模像样井然有序的也只有枢密院了。三名大佬从杨邠、郭威到刘承祐或刚烈或审慎或肃重有他们三个镇压底下人根本不敢玩忽懈怠。

    将郭威引至自己平日办公的位置屏退殷勤奉茶的属吏。郭威问:“您心情似乎不好?”

    刘承祐摇着头:“谈不上。”

    “您是在对朝廷的安排有所顾虑?”

    “也谈不上。”

    见刘承祐这副表现郭威则自顾自地说着:“高使君威名显赫声望隆重戎马多年有他领军部署邺都杜重威必定不是对手。魏博兵虽强但囿于统帅乏能杜重威早不得人心以地方对抗中央既无大义更悖于士民所求。如此外强中干实不足为道。”

    “郭公之言有理!”对郭威的说法刘承祐表示赞同不过表情再平淡那股子意兴阑珊始终萦绕在眉宇间。

    方才的殿议几经考量做下了决定倘若战起便以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守太傅、邺都留守高行周为主帅讨之。

    高行周写“五代”早期历史的估计都有提到。名帅之英这又是一个自唐末便开始便活跃于军政坛的名将先仕桀燕后仕唐晋能征善战灭国讨逆击贼平叛抗击契丹在累朝乱世中一仗仗打出威名。另外他还有个比较出名的儿子“开宋名将”高怀德。

    论出身、资历、名望刘知远与高行周相比实则也弱了不止一筹。刘知远倘若真敢拜之为主帅将兵讨逆那这器量可是不小。当然就刘承祐的观点高行周为帅亦无不可能力、威望都足以驾驭诸军。

    在归附的方镇中高行周算是那种比较顺服的了。最重要的是高行周已年过花甲到了这个年岁基本不会有什么过分的野心了至多为子孙后代谋划一番求得荫庇。

    但是凡事就怕个但是。在打算用高行周的同时刘知远又欲以刘承祐那个叔父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为其副就是安插个监军。

    这样的安排从刘承祐内心而言并不是太看好。他那个叔父是什么德性当初在白马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印象实在不好。

    不过这些想法刘承祐并没打算同郭威说的意思。轻描淡写地岔开话题刘承祐叹了口气道:“结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不过今日议定这枢密院却是又要忙碌起来了”

    郭威点头目光游移了一下身体微微朝刘承祐倾了些许沉声问道:“殿下关于莫州的奏报唔——”

    郭威露出了少许迟疑刘承祐见状淡淡地说:“怎么了?”

    郭威眼神中恍过一些疑思继续压低声音:“下官只是觉得略有些奇怪罢了。”

    闻言刘承祐扭头看着郭威。两个人对视着目光在空气中交流了一番

    汉廷的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了不少也许是涉及到兵事又或者是特事特办的缘故。自东京城中使者数出而就在当日下午散都头军调动北出直趋黄河再连夜东进。而后续武节军也奉命做好了开拔准备。算上前期的布置针对杜重威禁军并州镇兵朝廷已经调动了马步军六万余人也算格外重视了。

    同时大量的作战物资也自东京向邺都那边运输用船运走汴水入大河行进。事实上东京距离邺都的距离并不算远有水运支撑若配合作战真正需要调用的民力并不算多。

    此次所用兵马除了先期北调的兴捷军之外余者基本以整编的“杂兵”为主用去对付杜重威。汉廷的这种安排往深了想有点“阴谋”的味道。

    邺都那边朝廷使者将那封“关键”的书信递给杜重威结果不言而喻直接急眼怒喝一句“朝廷欺我太甚”随后便亮明旗帜叛乱。没有将使者杀死还放其归朝给朝廷回复扬言迟早要打入东京。

    抱有必死之心而侥然得生的使者没有发现在看到那封信时杜重威的表情变化愕然嘲弄愤怒决绝。

    随着东京与邺都方面彻底撕破面皮战争英的开始笼罩在黄河两岸上空天下的人目光都汇聚到魏博那边。

    叛乱——平叛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才是立国之初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来上这么一回刘家凭什么坐稳中原江山而刘汉王朝究竟有多少斤两就看“讨杜”之战打得如何了。若是能迅速扑灭之那么一切都好说否则有的是苦头吃。

    八月秋高汴河两岸黄菊盛开空中弥漫着的桂花陈香沁入开封城垣给东京的士民们带去一丝柔和。

    渡头上又是十余艘船扬帆北上竖起的旗号与船上守备的禁军透露着那是公船。船上装载的除了粮食、军械之外都是新赶制的一批被服、鞋袜、雨具等军需物资。

    自“讨杜战争”开始后除了官坊之外东京城中的各类大小作坊纷纷开工不过是在官府的调控甚至“勒令”下赶制军需售与官府。并且价格被压得很低获利并不多。

    只是官府在调控纵使积极性不高也不敢违逆否则自有兵丁、衙差上门强征。当然若是配合着倒也相安无事或许赚不了多少但总归有些收获。

    这些事自然是三司使王章搞出来的初闻之刘承祐觉得其敛聚过苛。然而深入了解一下刘承祐却没有多发表什么意见当然说了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既逢战事一切都得为战争让步朝廷没有临时加税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王章也不容易为了支撑魏博的战事他也是绞尽脑汁了。即便各种省国库之用也是如流水一般消耗打仗苦的真的是一大片人。

    渡头上刚刚卸完一船货的几名脚夫聚在一块儿小作休息。其中一人张望着离岸朝西北方向驶去的船队议论道:“这已经是第十一批了。”

    “听说广晋府那边战事进展不顺利朝廷的兵马还没有拿下邺都。”另外一人小声地说。

    “朝廷打得怎么样与我等何关只要别短我们的工钱。只盼吶今日米面别再上涨了。”一名面色黝黄的汉子瓮声道。

    对面一个清瘦的小个子则摇摇头:“有魏王与周王两位殿下在应该不至于此。”

    凡战事起物资匮乏物价上扬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总是少不了那些囤积居奇者。这段时间刘承训的开封府与刘承祐的巡检司联合执法打击奸商平抑粮价。然后发现打击了粮商自各地输送入东京的粮食数量锐减对粮价并没有做到有效的遏制仍旧居高不下。

    官府的粮食也不多然漕运废弛输入米粮有限且还有着重供养朝廷与支持作战流通与民用的终究是少数。

    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得放松打压只是在价格上划了一条红线给了那些粮食掮客与商人以利润空间。毕竟粮价再高总归比饿肚子好。而这件事也给刘承祐提了两个醒一为官仓储粮二为漕运。

    “官府能靠得住?”一人忍不住抱怨道:“那魏王殿下倒是仁善平抑冤屈。那周王吓人吶!”

    “要我说周王殿下还算明理巡检司的士兵不敢太过放肆要是撞到侍卫亲军的那些军头手中能活命都是运气”

    “你不要命了!”听两人越聊越开黄脸汉子紧张地呵斥道其二人赶紧住声。

    为了保证京城的稳定这段时间以来朝廷再度加严了对开封的管控。而在开封城中有三个衙门对坊市治安拥有执法权刘承训的开封府刘承祐的巡检司以及史宏肇的侍卫司。

    三方共管权责不清而三方的行事风格也截然不同。刘承训为政以德宽仁和善喜亲力亲为以服人为主纵有伏法者也多称道之;刘承祐一如既往巡检从法执法从严但严而有理且一视同仁巡检吏卒有作奸者罪加一等重处;只有史宏肇那边突出一个狠厉侍卫军吏巡视街巷但见有“异”者先捉而察之察之不清便拿回侍卫司狱拷问京中百姓畏之如恶虎。

    因为这等事刘承训还与史宏肇争执过被那武夫气得不轻差点没再病倒。而刘知远纵有耳闻也只是囫囵处置小小地警示了史宏肇一番让他收敛。据说皇帝刘知远对史宏肇“乱世重典”的思想很是认同。只要东京不乱一切都好说。

    “也不知这等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沉默了一阵其中一人哀叹道。

    “等邺都那边打完仗朝廷没有战事了也许就好了。”说话人不坚定的语气中含着期盼。

    “照这个架势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去了。要是北边作战不利朝廷再征发徭役说不准我等便要被征调上战场了!”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我倒宁愿上战场若能加入禁军杀几个人立点战功日子便好过了。要是死了也免得活着受苦!”小个子望着北边言语间含着辛酸。

    “呵!”此言顿时引来讥笑一名粗壮汉子指着小个子嘲弄道:“就你?去了邺都恐怕也是填城池的命!”

    “你不要小看人!”

    “”

    “哎!”黄脸汉子则又叹了口气无意再听这些人争论仰头看了看天天空一片澄净。心中暗想着这几日积攒了点钱晚点去市上置办点面、鱼、油盐今日毕竟是中秋与家人好好过个节。

    “都给某起来干活有船来了!”没能歇多久他们这段渡头的管事带着几个人随从前来催促嘴里叫喝着见不动弹的“亲切”地踹上一脚。

    不远处一艘吃水很深的船缓缓地靠岸估摸着得有个三百石左右在汴河之上也是大船了自东南来。

    一干人立刻撸起袖子缠紧腰带积极上前为生计卖力。

    ps:明天上架了头疼的是没有存稿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