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691章 见异思迁要不得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691章 见异思迁要不得

    最快更新侯门医妃有点毒最新章节!

    摇摇晃晃的马车,正在吃力的爬山。

    杨元庆独自一人坐在马车上。

    他手中拿着山河院的聘,还有一笔安家费。

    据说,这是山河院给所有先生的福利。确保大家无后顾之忧,安心教。

    马车摇晃着上了山,到了院大门。

    早有人在院门口迎接,皆是一脸兴奋的模样。

    “三元公,您可总算来了。山长说您会来我们院教,真是太令人兴奋。我们一直盼着这一天,总算将您盼来了。”

    杨元庆下了马车,“诸位,不必称呼老朽为了三元公。平平而已,当不起三元公的名声。”

    此话一出,众人皆静。

    平平而已,早已经传遍了全京城。

    正在通过各路人马,传遍全天下。

    当年的三元公,只是平平而已。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家开怀大笑。

    中令李大人更直接,宴开三十席。因为他高兴。

    京城不少人都去捧场,当着李大人的面,把杨元庆贬得一文不值。

    什么三元公,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杨元庆遭受了平生最为激烈的抨击。

    处境之艰难,比流放那一回还要惨。

    那时候他是真才实学,他被流放,无数人惋惜他的才学。

    而今,无数人都在为平平而已欢呼。

    有生之年,能将三元公踩在脚下,狠狠羞辱一番,无数人趋之若鹜。

    这些人将三元公当成了刷名望的踏脚石。

    过时的人物,活该如此。

    人性的恶无限放大。

    当然,也离不开有人故意推波助澜。

    比如中令李大人,宴开三十席。

    可谓是赤果果。

    溜须拍马之辈,自然是蜂拥而上。用嘴巴,用文章,用唾沫,将三元公从头到脚骂了个遍,势要将他钉在文坛耻辱柱上。

    当年杨元庆有多风光,而今就有多落魄。

    可谓是臭名扬天下。

    不出意外,平平而已,是全京城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就连上街买菜的大姑娘小媳妇,捡起一把菜叶子,都要说一声:“平平而已!”

    心理承受力,但凡脆弱一点点,早就承受不住悬梁自尽。

    杨元庆不仅没用一根绳子了结自己,反而从顾玖手上接过了聘。

    顾玖当时对他说道:“人间冷暖,杨先生早已经尝过一回。本夫人也就不瞒你,我不知道你还剩下几分才学,我用你,是因为你名声足够响亮,无论是三元公的名声还是平平而已的恶名。

    山河院需要你这样一位充满争议的先生,因为山河院要借用你的名头在全天下刷一回名声,即便是恶名也无所谓。

    充满争议,才能吸引足够的目光。有了声望,以山河院的科举成绩,很快就能将恶名洗白。

    至于先生你,能不能借用山河院这个平台,洗刷平平而已的名声,只能靠你自己。先生可愿挑战?”

    杨元庆用行动回答顾玖,他干脆利落接下聘。

    “多谢诏夫人看得起老夫。老夫蹉跎半生,满身匠气,不过教一二学生,还是能胜任。”

    “能胜任就好。具体课时安排,由你自己拿定主意,本夫人不会过问。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将饱尝非议,甚至是言语辱骂。希望杨先生真的做好了准备。”

    杨元庆笑了笑,“多谢夫人关心。”

    顾玖又说道:“再提醒你一句,《历届状元榜眼探花会试文集合集》即将出版,之后就会接着出版李大人的个人文集,皆是他这些年积累的文章,文采斐然。

    到时候,你将遭受比平平而已更大的非议,甚至连三元公的身份也会被人质疑。你若想要反击,可以随时派人找我。文青局会优先替你出版文集。”

    “多谢夫人!老夫暂无出版个人文集的想法。”

    “我尊重你的想法。”

    ……

    此刻站在山河院大门口,面对热情迎接他的院人员,杨元庆自嘲一笑。

    “多谢诸位热情相迎,不知山长此时可方便?”

    “方便,方便。三元……杨先生这边走。”

    面见山长之后,他在山河院正式安顿下来。

    一栋二层小楼,就是他的安居之所。

    自今日起,他将伴随着非议质疑,甚至是羞辱,传道受业解惑。

    二楼栏杆处,凭栏而望。

    众人好他,他何尝不好这世间。

    人性的恶与善,见过,尝过,经历过。

    知天命之年,他又将迎难而上。犹如当年轻狂年少,搅动世间风云,叫天下文坛侧目。

    ……

    山河院聘请平平而已三元公为教习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得,一天之内传遍了全京城。

    紧接着,三元公杨元庆带来的影响,就凸显了出来。

    山河院内,有学子要求退学。

    平平而已三元公,欺名盗世之辈。

    山河院聘请此人为教习,分明是一丘之貉。

    为名声着想,为前程着想,只能退学。绝不能和欺世盗名之辈有任何牵连。

    一想到,自己的师长会是恶名满天下的三元公,无数学子都觉着前程无望。

    再多的奖学金也无法和前程相比。

    这边有人退学,院外,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更多的人涌到新民县,参加山河院的招生考试。

    “这些人都疯了吗?”

    退学学子不敢置信。

    国子监的师生,更是一脸震惊。

    “平平而已三元公名声臭大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跑来报考山河院?”

    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

    就连山河院的师生,也都是一脸懵逼。

    本以为院会萧条,为什么报考的人却不降反增。

    不合理啊!

    那些学子,脑子里都进水了吗?

    无数人发出疑问。

    王学成也在问为什么。

    当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平平而已三元公的时候,他也生出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想着要不要放弃报考山河院,干脆回县城读?

    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隔壁房间又来了新的学子。特意从下面的县,来到这里报考山河院。

    严辞搬去了院,他的房间就空了出来。

    新民县的房子,从来不愁租。

    很快,房东就将空出来的房间租给了新来的学子。

    新来的学子新陈,也是个童生,二十来岁。

    王学成很好,“陈兄,你为何选择这个时候报考山河院?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平平而已三元公,你没听说吗?”

    “听说了啊!正是因为听说了平平而已三元公,我才下定决心报考山河院。”

    “这是为何?”

    王学成越发糊涂。

    陈童生笑了起来,“王兄以前也是在老家读吧。”

    王学成点头。

    “王兄对老家的院,就没一二体会吗?”

    王学成脑子反应慢,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陈童生自顾自继续说下去,“像我们这样,没有家世,没有人脉,甚至连钱都没有的学子,全靠自己拼尽了全力,靠着全家人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这一路走来,其中到底有多少艰辛,王兄应该比我更清楚。”

    王学成连连点头。

    读说起来容易,对于没家底没人脉的农家子弟,真的太难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夸张,而是写实。

    秀才刷下去一大批。

    乡试又刷下去一大批。

    可以说,能考中举人,参加会试,都是人中龙凤,运气和实力兼具。

    这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官宦世家出身的学子。一穷二白的农家子弟,能坚持到会试,简直是凤毛麟角。

    九成九的贫困生,都止于秀才。个别考上举人。

    至于进士,估摸着一万贫困学子里面,才能有一个农家出身的进士。

    这是现实。

    只要选择读一途,就得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陈童生继续说道:“乡里面的蒙学,县里面的院,我们读的地方,十年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除了当地的人,还有谁知道?院名不见经传,先生同样名不见经传。教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平平而已。

    从这样的院出来,王兄可曾想过,我们最好的结局是什么?考中秀才,做个蒙学教先生,就是我等最好的结局。一辈子,止于乡间,名声不显。”

    王学成弱弱的问道:“这样不好吗?”

    陈童生笑了笑,“既然好,王兄为何又来报考山河院?”

    王学成实诚地说道:“我是为了奖学金。”

    陈童生说道:“我亦是为了奖学金。以及我不想人生止于乡间秀才,蒙学先生。平平而已三元公,多大的名声,天下皆闻。

    而冒着天下非议聘请三元公的山河院,名声也即将传遍天下。县里面的院,别说一百年,就算是两百年,也攒不下这么大的名声。在天下最有名的院读,跟随最有名的先生学习,他日还能光明正大拿国子监学子刷名望,这等好事,王兄竟然不动心?”

    王学成一脸傻愣,“可这都是骂名!”

    陈童生不以为然,“骂名又如何?骂名也是名声。我敢肯定,山河院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聘请三元公做教习先生,定有后招。骂名也能变成好名声。

    而且山河院敢聘请三元公,更体现了这家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像我等俗人,读只为俗世名利的人,山河这院定不会嫌弃。而我,亦不会嫌弃山河院名声不好听。

    山河院,注定是我的去处。国子监的学子,注定是我脚下的踏脚石。至于三元公,无论还剩下几分才学,我一定会成为他的学生。”

    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抱负。

    王学成:“……”

    自己和对方一比,真是毫无进取之心。

    而且毫无主见。

    “好,说得好!”

    房门打开,同住一栋楼的两位举人竟然就站在门外。

    “这位兄台,你刚才一番言论,对我等来说,真正是一剂猛药。犹如醍醐灌顶。明明是个俗人,还学别人附庸风雅。风雅没有,银子倒是浪费不少。”

    租住在二期的学子,经济情况都一般。

    两位举人老爷,当然比旁人要好上许多。却也称不上富贵,租不起三期的房子,只能窝在二期。

    王学成赶紧起来,想替陈童生介绍二位举人老爷。

    却不料,不等介绍,陈童生已经和两位举人老爷攀谈起来,还称兄道弟。

    这样的待遇,同为童生的王学成,瞠目结舌。

    因为自他搬进来,他在两位举人老爷这里,连个正眼都没得到过,更别提另眼相看。

    他一脸懵逼:两位举人老爷不和他来往,看来不单单是看不起他的童生身份。估计还是因为他比较笨的原因。

    陈童生不仅聪明,而且善于应酬,时不时还有惊人之语出口。

    和这样的人说话,的确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王学成思索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他不用放弃山河院,他可以继续考下去。

    陈童生说好,想来差不了。

    第一次接触,陈童生就取代了严辞,成为王学成心中的指路明灯。

    严辞:“……”

    王兄见异思迁要不得!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