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502章 吃相太难看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502章 吃相太难看

    om,。

    农历五月,太阳**辣挂在天空。

    京城的气氛,就如这天气一样,热闹!

    从朝堂到民间,都热闹。

    朝堂又在打官司,民间则在看稀奇。

    其实这两件事,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水泥路。

    顾玖一人挑起朝堂民间的喧嚣,横空出世的水泥路,刷新了京城百姓对世界的认识。

    “哎呀!这路还能这么修啊!”

    “又平整又光滑,前天下暴雨,往那水泥路上走一趟,鞋面一点泥点子都没有。”

    “真的啊?那敢情好,什么时候城里面的路也用水泥铺一层,下雨天出门就没那么难了。”

    南城门外,官道。

    道路从中间分开,一半已经修成了水泥路。几天时间,已经修了五六里远。这还是拖延着工期,才会修得如此缓慢。

    官道另一半,还是老样子,黄泥铺路。下雨天,满腿的黄泥巴。艳阳天,车马一过,尘土飞扬,能将人呛死。

    为何皇帝出个宫,所过之处,事先都要铺上黄土,洒上清水?

    铺黄土,是为了平整路面,填平路面上各种坑坑洼洼。

    洒清水,则是为了压下浮土,避免车马行走,尘土飞扬。

    想想看,皇帝在一片飞扬的尘土中穿行而过,时不时遇到一个坑颠簸一下,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顾玖让工程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南城门外修建半条水泥路,权当做样板路。

    因为这横空出世的水泥路,京城百姓最近添了个爱好,没事就出南城门,往那水泥路上来来回回走个几趟。

    真结实,真平整,真干净。

    要是另外一半官道也修成水泥路,这路面还能更干净。

    有马车过来,稳稳当当行驶在半边水泥路上,一点都不颠簸。

    有那挑担的小贩,等马车一过,就从黄泥巴官道踩上水泥官道,顺便带来各种尘土。嘿,这路走着就是比黄泥巴路舒服。

    小贩昂首挺胸,一脸嘚瑟。

    有乡下的乡农,背着农产品来南城门外大槐树集市摆摊,顺便看个稀奇。

    他们可不敢往水泥路面上踩,怕给踩坏了。依旧走着另外半边黄泥巴官道。

    “老乡,走上面,走水泥路。这路舒服。”

    老汉嘿嘿嘿一笑,摇头,依旧坚持走泥巴路。看个稀奇就成,水泥路多值钱啊,岂能随便走。

    京城的小子们最兴奋,呼朋唤友,每天沿着水泥路,走几个来回。

    “水泥路已经修到十里亭啦!”

    “听管事说,要是朝堂同意,明年这路就能修到洛州。”

    “天啦,修到洛州得花多少钱啊。”

    “管事说等正式修路的时候,需要招很多很多人。每天包两餐干粮,外加十个铜板的工钱。谁要是愿意吃这份苦,就去南城门外大槐树坝子报名。要是肯学技术,工钱还能更高。”

    “真的?”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亲口说的,当然不能有假。”

    “你刚说的那个什么什么路桥商行,是什么东西?”

    “凡是修路修桥,都归路桥商行管。谁要是有门道,想卖货,也可以去找路桥商行。”

    “人家有水泥,我们能卖什么?”

    “卖肉卖菜卖零嘴卖成衣,什么都能卖。那些修路的人,要跟着路桥商行一直修下去。得了钱,不得买点东西来吃吗?衣服坏了,不得买两件像样的衣服穿吗?鞋子穿烂了,不得卖双新鞋子穿吗?”

    “是这样?”

    “嘿嘿,李家的大小子天天往外跑,没想到还长了点见识。”

    李大郎得意一笑。笑过之后,又有些发愁。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见他跑得勤快,就给了他机会。

    要是他能组织起一支三十人的修路队,就让他做个小头目。

    只要干得好,四海商行可以和他签一份十年的契约,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收入二三十两。还能内部价购房。

    四海商行的工作,对于没有读书天分走不了科举,又不愿意当兵吃粮饷的人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

    李大郎为了前程,这回是拼了。

    他找街坊邻居,口若悬河,说修路多好多好,未来如何如何。

    却不知,街坊邻居早年都服过徭役,修过城墙修过路,挖过沟渠开过山。

    修路有多苦,他们门清。

    这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早些年,朝廷不稳的时候,赶上那时候服徭役,出去一百人,能回来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那些路啊,河啊,边城要塞啊,都是用老百姓的人命填出来的。

    现在京城小民,家家户户都做着一门营生。每年情愿拿钱赎徭役,也不肯亲自服徭役。哪里会上李大郎的当,跟着他去修路。

    李大郎费了几天功夫,竟然没一个人愿意跟着他去修路。卡Kа酷Ku尐裞網

    他灰心,沮丧。

    还是他老子看不过,给他出了个主意。

    “城里人都有营生,自然不肯跟你去修路。你去乡下,越偏僻越穷的地方跑几趟,别说三十人,三百人都能拉来。”

    李大郎眼巴巴地看着他爹,“人家能信我吗?”

    “蠢!京畿地区,谁不知道四海商行。今晚你就住城外,半夜起来,到大槐树集市四海肉菜店门口堵人。那些偏远乡下来的人,你和他们混熟了,要多少人修路,他们都能帮你拉来。”

    李大郎受了点拨,一蹦三丈高。

    收拾行李,就去了城外,开了间大通铺歇息。

    李母问李父,“你都能想到的办法,四海商行能想不到?别到最后,大郎白忙活一场。”

    李父嘿嘿一笑,“四海商行要修路,哪能找不到人,怕是乡下那些泥腿子挤破头都要去。

    我这几天琢磨了一下,我估摸着,四海商行之所以把机会让出来,是想给大家一个出路。

    要是大郎经此过此事后真能担事,说不定还真能在四海商行做个小管事。好歹大郎也识得几个字。”

    “四海商行这么好啊?还主动给人机会。”

    “嘿,这个你就不懂了吧。听说水泥路要修到洛州去,四海商行是在京城发家的,到了洛州,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多带点本乡本土的人过去,就要被被洛州本地豪族拿捏。辛辛苦苦修的路,就成了替别人做嫁衣。”

    “照你这么说,四海商行是想从京城拉人到洛州镇场子?”

    “我估摸着是这么个理。”

    李父还是有些见识。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当然没他说的那么简单。

    一群修路工人,能镇什么场子。

    真正镇场子的人物,自然是洛州本地豪强。

    顾玖最近在京城,在洛州,撒了不下五百张请帖。

    洛州不少人都在京城做官,这些人自持身份金贵,不愿意和商行打交道。但他们也不介意让家族派人过来出席顾玖的商界茶会。

    考虑到那些人从洛州出发到京城,得一二十天,顾玖就将茶会暂定在六月初五。

    届时,朝廷上吵架差不多也该有了结果。

    私下里,少府家令,户部尚书没少联络洛州出身的官员,为这条路造势。

    洛州以外的官员,大部分是反对修路的。

    其实他们不是真心反对。

    城外那条修了半边的水泥样板路,文武百官们全都偷偷摸摸走了一趟,坐在马车里面好好感受了一番。卡Kа酷Ku尐裞網

    这路好不好?

    好!

    十分好!

    速度快,又稳当。一旦修好,从洛州到京城坐马车,时间能缩短到五六天。

    为何还要反对?

    一部分人是屁股歪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一部分是利益相争,不乐意往洛州修路。凭什么要便宜洛州那帮王八蛋。

    就不能往河东,河西,亦或是往西北修路吗?敢情大家都是后娘养的,就洛州是亲妈生的?

    于是乎,朝堂从该不该修水泥路,该不该让私人出钱修路设收费站,吵到该不该往洛州修路。

    这年头做官的人,地域意识极强。

    其实在现代社会,官员同样有着强烈的地域意识。

    水泥路的优点,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所以,人人都想修一条,从京城到家乡的水泥路。

    甚至连江南,岭南,西南,中南部地区的人也来瞎凑热闹。

    他们也不想想,京城离着他们那地有多远,哪能一口气就修过去。

    不过不妨碍大家拉拢这帮南方官员,一起反对修京城到洛州的道路。

    为了这事,朝堂上下,吵了一二十天。

    消息传到地方,无数地方官员也兴奋起来,纷纷写奏章,恳请从京城修一条路到他们那去。

    其实这些地方官员,连什么是水泥路还没弄清楚。

    他们就一个想法,既然是好东西,既然能缩短行路的时间,那就争呗,抢呗。

    看热闹不嫌事大。

    就算文德帝不爽了,要惩治几个人,也轮不到他们地方官员。

    地方官员天高路远,容易被皇帝陛下遗忘。这是坏处。

    好处就是做官的风险比京官低,收入比京官高。

    一地父母官,手头上随便漏一点,就足够养活一家人,还能攒下一笔养老银子。

    心狠一点的,做几年地方官,就能发家致富。为家族有朝一日成为豪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京城到地方,全都因为修路闹腾起来,热闹得不行。

    嗡嗡嗡,嗡嗡嗡,文德帝耳边天天都是各种嗡嗡嗡声。

    眼看着马上就要六月,顾玖的招商募资茶会,很快就要召开了,文德帝轻咳一声,朝堂上立时安静下来。

    文德帝不急不缓地说道:“朕知道,你们都想修一条通往家乡的路。但是朕得提醒你们,户部没钱,没钱给你们修路。

    京城到洛州这条路,全部由民间出资修路,故此会设收费站。修路一切费用,朝廷不用承担一文钱,便有了一条天下间最好的路。这样的好事,朕能反对吗?你们能反对吗?

    你们想修路,也不是不行。谁要是能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的钱粮,朕现在就可以批准修一条从京城到你们家乡的水泥路。

    要是拿不出来,就少说几句废话。要是你们有本事,能说服民间出资,替你们修一条到家乡的路,朕也是替你们高兴。”

    百官们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站出来,“陛下,民间出资修路,还要设收费站,不成体统。也有失朝廷脸面。”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于是乎,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又开始吵四海商行有没有资格出资修路设收费站。

    有人愿意掏钱修路,其实每个人都一百个赞成。

    唯独不赞成的就是设收费站。

    设收费站,吃相未免太难看。

    堂堂皇子妻,要不要如此贪财?

    虽然谁都没有说过,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四海商行背后的东家就是顾玖。

    等大家吵累了,文德帝呵呵冷笑一声,顿时让朝臣们打了个激灵。

    文德帝面上带笑,说出话的却句句嘲讽,字字戳心,“朝廷脸面?户部库房穷得跑耗子,朝廷还有脸面可言吗?

    有人一口气拿出上百万钱粮为朝廷修路,设几个收费站难道不应该吗?

    你们啊,吃相未免太难看。又叫马儿跑,又不肯给马儿吃草,照着你们这个吃相,这条路一百年都修不起来。”

    “陛下,朝廷体面难道不要了吗?”

    文德帝喝了一口茶水,“出门左拐,去大街上问问百姓们,到底是朝廷体面重要,还是一条水泥路重要?朝廷体面能当饭吃,能当衣服穿?”

    “陛下,你怎么能这样?”

    怎么能市井无赖一样说话,脸面都不要了。

    你是天子啊!

    体统呢?

    体面呢?

    堂堂天子,做出如此市侩的样子,刘姓祖宗的脸面都被丢光了。

    文德帝半点不在意,说出的话,像是一把刀子,划过每个人的脸颊。

    “朕难道说错了吗?如果说有了体统,就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不如从今日开始,朝廷不再给文武百官发一文钱的俸禄,不给一粒米粮,你们开的铺子也不能免税,全都回家吃自己就成。

    反正只要有体统,旁的都可以丢弃。什么吃饭啊,穿衣,钱什么的,多俗气啊。百官们个个品德高尚,那能和衣食钱粮打交道,当心失了体统。”

    文武百官:MMP,遇到一个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还臭不要脸的皇帝,怎么办?

    心累!

    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陛下,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住行同体统并非对立。”

    文德帝哈哈一笑,“既然不是对立,为何诸位爱卿,却容不下一条水泥路?诸位爱卿心中,连一条路都装不下,朕还能指望你们干点别的事情吗?”

    “陛下恕罪!”

    “你们没罪,是朕有罪。是朕无能,户部穷困如斯,连修路的钱都拿不出来。”

    “陛下恕罪!”

    “诸位爱卿怎么可能有罪,你们一心替朝堂体面着想,朕得奖励你们。来人,每位爱卿赏一口茶水。”

    “臣等不敢。”

    金銮殿上哪里敢喝水,万一尿急怎么办?

    一个非要赏赐,一群人非要推辞。

    让来让去,修路的争吵就结束了。

    文德帝叹了一声,那模样像是在说:你们这群人啊,都不懂朕的心。

    文武百官:嘤嘤嘤,臣等又不是后宫嫔妃。

    过了两日,朝廷下了公文,准许四海商行修建从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准许四海商行每隔五十里就设一个收费站。

    有了这一纸公文,就等于是拿到了路桥牌照。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茶会一开,募集了足够的资金,就要开始动工。

    洛州各大世家,各地豪强代表陆续到达京城。

    大家都盯着六月初的茶会,却不知拖了半年多的,牵连蔡家一族,二十年前的屠村案已经判了。

    当年下令屠村的人,参与屠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判斩首。

    足足一千人,一千颗人头。

    蔡家除了蔡大将军,他的几个兄弟也没能幸免,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咔嚓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om,网。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