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我不是天王> 第四百一十七节:都给切了!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百一十七节:都给切了!

    陈婉娴等了这么一晚上主要等的就是沈欢的这个小品节目所以她也就是愣了一下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到了节目本身上。

    春晚主持人在串联这种喜剧类小品节目的时候串台词多少会对小品的内容提及一下以此来自然地串出节目这也使得观众们在节目开始前就对该小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是沈欢的这个《卖拐》却是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春晚主持人在串《卖拐》的时候对于小品的内容并没有多做提及仅仅只是把演员名字和节目名称串了一下就直接提进节目里来了这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对于这个《卖拐》很是摸不着头脑节目开始了也基本不知道这小品的大致内容到底是什么。

    不过随着第一幕戏中沈欢和宋一俩人的对角戏大家也都对于这个故事明白了来龙去脉知道这是沈欢打了一副拐出来、想要找人卖了的故事。而沈欢和宋一的夫妻身份两人的性格特点也都在第一幕戏中通过两人的表演和台词交代了个清楚。

    陈婉娴看沈欢那就自带偶像滤镜觉得到目前为止都还挺好。

    陈父陈母对于沈欢这个明星有先提好感再加上《卖拐》的第一幕戏已经达到了春晚普遍演出水准所以也觉得不错小伙子真是多才多艺。

    桑羊狄却是觉得有些失望。

    没错在他看来《卖拐》到目前为止确实专业及得上春晚小品的普遍水准了证明了沈欢这个集歌手、导演、演员、大才子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全栖艺人在喜剧小品领域也是同样专业可是这还不够啊。

    他被女朋友带入坑现在也是沈欢的粉丝了。

    虽说比起陈婉娴来他这个粉丝要理智很多但是架不住沈欢给人的期望值高啊!

    当人们觉得沈欢是一个歌手的时候这家伙硬要拍电视剧。大家都不看好他这玩票性质的举动结果这家伙直接拍出个几年内都具有顶尖影响力的爆款来;

    当人们接受了沈欢电视剧、乐坛双栖印象的时候这家伙又tm跑去写小说写诗词歌赋去了。你说你一个娱乐圈的插足文化圈干什么啊?嘿结果人家不仅小说连续霸占畅销榜榜首诗词歌赋上的文学造诣更是震惊华国文坛破格进入了最高文学机构;

    再当人们觉得他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可没想到人家悄不愣登地又蹿去电影圈了第一部电影竟然就直接力压同档期的两大老牌大导拿下了十一档期的票房冠军;

    此外还有些诸如如酒桶一般的惊人酒量、千杯不醉之类的另类“才艺”都算是小儿科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沈欢就算是桑羊狄这样的理智粉都不免隐隐把期望值自然调高了——沈欢把他的这群粉丝算是给惯坏了。现在结果却看到沈欢的这个小品只是春晚普遍水准自然是难免有些失望了。

    这水准对于小品艺人来说是正常对于从来没有涉足过小品领域的明星艺人、那更是值得夸赞了可你沈欢是寻常人吗?

    不过虽然觉得有些失望桑羊狄还是看了下去。毕竟之前那么多这种水准的他不都是认认真真看过来了吗?也不差这一个了。

    可随着这个节目继续表演下去、第二幕戏开始后桑羊狄的这种想法逐渐发生了改变。

    当他看到宋一跟个傻大姑似地在那里喊着“拐卖”的时候嘴角头一次出现微笑;

    当他看到沈欢一脸关爱智障的表情看着金山问着“啥眼神啊?拐卖……拐卖我能拐卖这样的?你买啊?”镜头再切到宋一那农村傻大姑的傲娇神情动作后他第一次发出了“哈”的气声来——真别说宋一现在的这个妆容气质配上这句台词真是笑果十足;

    当他看到没几句后之后金山那自认为庄重却着实滑稽的动作同时嘴里还嘟囔着“这两口子大过年滴……卖媳妇儿玩儿……”时更是直接发出了笑声来……

    滑稽风暴从这里似乎就开始了有质量的笑点密集地让人歇不下来。

    “没事儿看出点病来媳妇儿不让说你也不能信你走吧呵呵走呵呵呵……”

    沈欢那似淳朴又蔫坏的憨厚笑声和欲擒故纵让人看了不自觉地就跟着他一块儿笑这是利用演员的表演来引发催生共同情绪。

    “你咋知道他是厨师啊?”

    沈欢出人意料的一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配上三人此刻各自不同的表演让人哈哈大笑对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这主要是采用了“危机过后意想不到的‘废物’”因素在制造笑点。

    金山在沈欢的忽悠下连跺了好几脚之后腿麻了的“神奇形象”令宋一大呼不可思议。

    “哎呀他咋麻了捏?”

    这紧跟着的一句根本不给观众思考空间直接操纵着观众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跟着宋一的台词来走竟然还真就认真思考起了“他咋麻了捏?”这个问题来而沈欢立刻又紧跟上了一句“你跺你也麻!”快速地揭开了这个谜底不仅振聋发聩令人再度印象深刻同样也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的笑点主要是基于喜剧元素中“对于他人的心里优越感”和“危机过后意想不到的‘废物’”两种元素结合的产物。

    这里的重点看似是台词但精髓全在节奏上:节奏太快了赶笑果不佳节奏稍慢了无法顺利牵引观众走入心理笑点的陷阱中笑果同样不佳。

    从外形上来看这个小品似乎只是单纯地滑稽惹人发笑但是在实际制作操作过程中蕴含了太多的细节因素和理论基础。

    而表演者所花费的这些心思也没有白费从一号演播厅现场的观众席上就能反馈出来。

    在节目进入到第二幕戏之后台下收录到笑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掌声此起彼伏经常是一波还没彻底歇下去呢一波又起来了镜头也越来越频繁地往观众席上切换。随着镜头往观众席上切可以看到观众席上的那些观众们那是一片一片、笑得越来越是灿烂开怀并且涉及到的镜头观众也越来越多范围比之前很多小品广多了。

    之前有些小品常常是在切观众席里安排好的一些“群众演员区”来烘托气氛别的地儿时时冷漠都不敢乱切的可是到这儿就不同了可着劲儿地随便切去吧大部分观众区域都是随意去切那些个领导人亲属、央视合作伙伴、军方政界各方家属、社会名人等等切过去的时候笑得比“群众演员区”还敬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才是领了任务来的呢。

    当然有些交了钱或者打了招呼切镜头的还是会额外关照一下的。

    反正没差不一样在笑吗?

    正好趁这时把那些还没切的份额赶这儿都给切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